:第一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人发现了摩擦过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中写下“顿牟掇芥”,指的是用玳瑁吸引轻小物体。
16世纪,英国御医吉尔伯特提出了电荷的概念。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提出了正负电荷的概念。
不同物体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摩擦过程中,(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
绝缘体与导体
金属中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称为自由电子。
离子在金属内部排列起来,每个正离子都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不移动,只有自由电子穿梭其中,使金属成为导体。绝缘体中不存在自由电子。
(3)感应起电的原因:
当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近异远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