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历史 > 初二上册 > 同步练习 > 正文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检测卷(含答案新人教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民族工业是在(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辛亥革命后
2.(2018安庆)《近代实业第一人》中写道: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张謇 D.严复
3.1914年,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饬(通令),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材料表明此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处于(  )
A.萌芽阶段           B.“短暂的春天”
C.再度受挫阶段      D.不平衡阶段
4.“一战期间,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一战后,欧洲列强迅速增加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中国民族工业大批倒闭。而国家的经济政策仍未走出小农时代的框架,商业活动处处受到牵制。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已经走下坡路了。”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列强的掠夺
B.受到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双重压迫
C.国内形势发生了变化
D.近代民族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5.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下列属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
①总的来说比较落后 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③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比较发达 ④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18淮阴中学)19世纪后期,西方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 ②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③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检测卷(含答案新人教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