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7分) 总分
得分
四(23分) 五(14分) 六(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总计
得分
一、(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君问归期未有期”,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有确定的日子。这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跃然纸上。
B.“巴山夜雨涨秋池”,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河池,这句写了此时的眼前景。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诉说,今晚在巴山做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这句话是描写现实的场景。
D.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与作者一贯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质朴、自然,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