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语文 > 初一上册 > 期末试题 > 正文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期末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7分) 总分
得分
四(23分) 五(14分) 六(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总计
得分
一、(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题。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般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B.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江行见月,如见故人,想见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C.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D.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第三句中写行程的变化,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全诗二十八字多处使用地名,而且全诗境中无人,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少见的。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2—4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