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空间日志 > 热门日志 > 正文

:七夕与节日文化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15-08-14
:

  姑娘们心里怨恨,当年王母娘娘狠心用金簪将昔日清澈、平稳的银河星系,划出浊浪滔滔的“天河”,把心心相爱的牛郎和织女分作两边。还好,动了恻隐之心的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准许他们“七七”相会。

  心诚则灵。姑娘们等到三更过后,缥缈之中,似乎人间喜鹊都集聚“天河”,瞬间搭起鹊桥。只见西岸有一美丽女子,彩衣广袖,飘逸而来;东岸有一憨厚男子,顶笠牵牛,肩挑童男童女,直奔女子,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真的出现了。

  可好景不长。静寂之中,一位姑娘极度兴奋和感动,叫出了声,惊动了牛郎和织女的幽会,使这一绝美的场景消散,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

  《牛郎织女》是流传我国民间两千多年的神话传说,它来自天象中“银河系”的两个星宿,即牵牛星和织女星。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开始出现“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人格化的描写。到了南朝,在梁殷芸的笔下有了更加拟人化的描绘:“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孙也,年年机抒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牛郎。嫁估遂废织物,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这里的织女虽有些疏懒,牛郎的故事也很不多,但为后来牛郎织女的美好爱情故事铺垫了基础。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想象、追求理想的民族。除了“牛郎织女”,为“七夕节”还编织了各种版本的“妇女乞巧”、“男子乞文”的故事。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传统的性别角色的期望,对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追求。

  当牛郎织女的故事日渐臻美之后,不仅在民间著载传记、词颂歌咏,还登台表演。黄梅戏《天仙配》,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剧目;其歌《夫妻双双把家还》:“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田园”的腔调,有谁不能哼上几句呢!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标签: 七夕 节日 文化
上一篇: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我护你
下一篇: 七夕情人节之日看月季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