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两句名言深得人心,一句出自水木清华: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一句出自于杨绛先生:
你的问题主要是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初读这两句话时,你感受到了力量。那种感觉,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知晓了人生真理一般,热血沸腾。但与任何一碗流行的心灵鸡汤无异,它的保质期只有一天,对于有些人甚至更短。到底是这句话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于是我们发明了拖延症这个名词来解释这种现象(尽管拖延症严格意义上并不算是一种心理疾病),说得好像只要我们战胜了拖延,就能够将想法付诸于行动。因此市面上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了各种《战拖延》,《自控力》,乃至于《正能量》等等,指导你去战胜这个洪水猛兽。
事实上,你战胜了拖延症,用的不是番茄工作法,也不是Get Things Done,而是自我审视。你注视着自己的心,不断拷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如此的苍白。当你意识到这点时,又很容易陷入一种新的困境:「无趣」。
和拖延症激战的那段期间,你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你想学习写作,绘画,摄影,想精通一门乐器,想开发一款产品,想改变世界。而这一切都不能实现的原因则是拖延症从中作祟,对此你深信不疑。可是当我们克服了拖延症,直面这个世界时,你又发现原来自己对世界并不是那么的感兴趣,你不想绞尽脑汁的去咬笔杆,也不想彻夜通宵的画图,而改变世界,呵呵,那是乔布斯才能做的事情。你开始变得很无趣,为什么又会这样?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