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故事会 > 成语故事 > 正文

:房谋杜断的故事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15-07-16
:

  【注音】fáng móu dù duàn
  【成语故事】唐朝初年,唐太宗善于任用能人为之服务,经常听从大臣的意见。一次他与文昭商量事情,房玄龄感慨地说:“非如晦莫能筹之。”等到杜如晦来到时,杜如晦立即分析房玄龄的计谋做出决断。他们两人合作得十分融洽,人称房谋杜断。
  【出处】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
  【解释】指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美谈。
  【用法】作宾语、定语;形容能人之间的合作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天作之合
  【押韵词】风木叹、握铅抱椠、止于至善、直言切谏、履机乘变、磨穿铁砚、外内无患、言约理辨、出头椽儿先朽烂、疥癞之患、......
  【示例】房谋兼杜断,萧律继曹遵。  元雅琥《上执政四十韵》
  【成语造句】
  ◎如上所述,中书省主要职责是出谋划策,正可以发挥房玄龄善谋的特点;而门下省负责国家大政的决定审核,与杜如晦能断的性格吻合,“房谋杜断”在这种体制下可以充分展现出来。
  ◎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在当时看来,房、杜二人同心辅政,是合作得非常协调的,所以人们称赞他们“笙磬同音,惟房与杜”。
  ◎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同心计谋,传为美谈。后人因以房谋杜断喻指同心协力,配合默契,同掌朝政,谋划国家大事。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鼎足而立的故事
下一篇: 彼此彼此的故事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