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工作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正文

:广告专业社会实践实习报告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15-07-05
:

  广告专业社会实践实习报告
  7月20日至8月10日,我进行了为期2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自己和几个朋友办的美术工作室做教师,其中有5岁至14岁的小朋友。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对其进行美术动手绘画基础,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等的艺术培训。这次实践的目的有三个:亲身体验教师的工作,发挥所长,把课本知识转化成实际能力;深入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学习行为特征;检验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
  为能较好地达到预期目的,我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份记录资料,里面包括有他们的姓名、性别、年龄、说话特点、性格类型推论、表现美术特长等等,这能直观地看到他们的不同之处和差异程度。但这些都只是基础工作、皮面程序,要想精确、科学地分析、结论,还必须通过测试方法才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由于条件所限,我未能完成这一步骤。这是本次实践中的一大缺陷。
  每天的课程是简单重复的。前十天的时候,上午教小朋友美术理论知识,再进行画画训练,下午完成图作后再针对作业对其进行讲解。后十天的时候,就教他们一些艺术设计基础知识,进行一些这两个角度上,不同年龄的小朋友表现出来的很不一样,同龄的之间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个别差异。我虽然不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但我认为在学生专业补习班实践能拓宽我的眼界与知识面。小孩子纯真无暇,其表达的是内心最为真实的东西。能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些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在转变,比如在认知方面:创造力、想象力发展;在社会化方面: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具体来讲,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发展有两个局限性特点:思维的片面性和我想思维。
  首先,思维的片面性指儿童此时的思维有集中于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倾向。对此,我们用两根小木棒对想朋友们作了测试。用两根长短相同的木棒,但摆放方式不同,先把两根木棒摆成平行状,第二次把木棒摆成一前一后。测试结果表明:5至7岁小朋友较难集中注意力,所以不能给予答案;7至10岁小朋友知道前一种摆法是两根木棒等长,第二次摆法,大多数这一年龄的小朋友都认为摆得往右靠一点的棒子长一点;10止14岁小朋友对前一种摆法与7至10岁小朋友表述相同,当他们被问到第二种摆法时,他们会试着把木棒移动到平行位置再作判断,不过这一现象并非占大多数,这可能与小朋友各自因素有关。但就此我可以得出结论:不同年龄的儿童的思维发展层次是不同的,同一年龄的儿童对待、处理事物的方式也出现差异。只是这一差异是否显著,或说这差异来源是什么则有待进一步的计算。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环境保护寒假社会实践实习报告
下一篇: 平面设计实践实习报告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