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生而脆弱的。
爱情,抑或爱国,这两种通俗意义上极为高尚的情感,其实都是人依赖于“他者”的一种表现,是人性脆弱的一种流露——不论是之于《沉沦》主人公“他”,还是我们所有人。
《逍遥游》有云:“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即人不可脱离物质凭借而孤立存在?——即使列子能御风而行,犹不能摆脱对于风与云的依赖。这说的是人对物质的依赖,这固然是人脆弱的表现,然而我认为,人更加深重的是内心的依赖感。心理学认为,“人生来就有爱和归属的需要, 即个体对从属感、爱情、友谊和摆脱孤独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生来就需要一个强大的“他者”来安顿自己的心灵。
所谓“他者”,可人可物。
爱情,是对于另一个个体人的需求和依赖,是渴望拥有另一个人(往往是异性)的支持与扶搀,在物质生活中汲二人之力使生活更加幸福,在精神层面拥有自己理想、观点的坚定支持者和自己情感的聆听者、理解者、共鸣者和深刻同情者,给自己心灵一片能够栖息安顿的乐土。西方的“弑父娶母”,似乎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爱情,但却是人,特别是男人对于异性的依赖的一种例证。
没有人能否认“本我”对于爱情的需求,但《沉沦》中“他”的爱情却是非比寻常的畸形,他性苦闷、性自慰、偷窥,直至淫乱。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