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读后感 > 读后感1200字 > 正文

:绿原《惊蛰》读后感1200字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15-06-11
:
那么,诗人是凭借什么建构了如此迷人的意象世界呢?那就是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他所描绘的梦幻世界的渴望。他从未失去儿童一般敏锐的审美触觉。在他的梦幻世界里,傍晚意味着“羊队面向栅栏辞别了旷野/向日葵画完半圆又寂寞地沉落/远航的船只卸卷白帆停泊了/城市泛滥的灯光像火灾”只有对生活极为细致的观察下,才能够联想起众多美丽意象。而潮湿的草原在诗人心里 变成了“蓝色的 海的泡沫/蓝色的 梦的车轮/蓝色的 冷谷的野蔷薇/蓝色的 夜的铃串”多么美丽。
  但是诗人用丰富奇特的想象所建构的童话世界并不完全是美好的,其中会不时映照出时世的艰辛与现实的残酷,这和诗人儿时所经历的种种艰辛和不幸不无关系。这也反映了作家心理对作品的深切影响。于是在“蓝色的冷谷的野蔷薇”般的草原上却也有“被监禁在云的城墙和云的楼阁里”的“星”,“当星逃出天空的门槛/向这痛苦的土地上谢落/据说就有一个闪烁的生命/在这痛苦的土地上跨过”,而诗人正是十九年前逃出天空门槛的众多星星中的一颗。
  绿原的童话诗中不只有美丽的梦幻,更“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晴朗的“夜”是美好的,夜空中有“星星”和“月亮”,但是“雨夜”却是凄冷的,而童话诗中出现较多的正是“昏眩的”“潮湿的”“雨夜”。美好的梦想与丑恶的现实相互比照,于是梦想更加美好,现实更加残酷。虽然悲哀着自己的悲哀,但是十九岁的年轻诗人依然希望在这广阔的大草原上歌唱,“将雷声滚破了人类喧哗的梦 ”,希望让他闪烁的生命在这痛苦的土地上跨过,为黑暗的大地带来一丝光明与欢愉。这是虽在黑暗中痛苦挣扎却仍想要以自己的诗歌把众生唤醒,拯救这个世界的伟大梦想。
  诗人用他年轻勇敢的心浇筑的梦幻之花,在黑暗的大地为人们指向光明的所在。如此年轻却如此勇敢。多么令人敬佩。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