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近代以来,中国有四个时期做父母是很难的,做儿女同样很难。
第一个时期是清末民初。在那个时期,清王朝在外忧内患的冲击之下,分崩离析亡于一旦。于是,某些知识青年就投身革命,以图救国,并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革命是要抛头颅、洒鲜血的,所以做父母的便成天为之提心吊胆。
第二个时期是抗日战争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的许多父亲母亲,向我们的国家奉献出了他们的儿女。因此可以说,那是一个“心疼中华好儿女、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时代。
第三个时期是上山下乡时期。大批城市知识青年响应号召离开城市、离开父母的呵护,去农村生活、劳动。
第四个时期,就是现在。与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相比,我们经历了相当长、相当难得的和平时期,也是惟一把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作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并迫切地拿到桌面讨论的时期。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又善良,又正义,还是成功人士,最好还是受人尊重的成功人士。要培养出这样的子女,因素十分复杂,其中还包括机遇。
很多父母不允许儿女平凡。平心而论,许多平凡了大半辈子的父母们确实害怕儿女再平凡。其中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儿女也要结婚啊,住哪儿?父母工作大半辈子的积蓄,连一个北京五环以内两居室的首付都交不起。所以我个人觉得这种对于“平凡”的忐忑、惴惴不安,是最能被理解,同时也是让人心疼的。
另外,那些生活条件好的,也不允许儿女平凡。他们本能地认为,平凡就是平庸。为什么别人的儿女优秀,我的儿女就该平庸呢?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