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垂老矣,常常独饮自醉,思绪总比肴味多。
时闻“人活一世,草木一秋”,顿感秋已临近。眼前不是金黄景、收获也岌岌,过眼的绚烂精彩却是无关自己的烟云。
身在其中都是“被代表了的幸福”。
曾经的年轻总在恍惚间不羁度过,犹如八戒吃人参果、想品尝时味道却已不知所踪。
人老了就怀旧,念旧才知老矣。几十年的人和事时不时地要放“电影”,令自己梦回过去,回到从前。
20年前的一次偶然,被朋友骗去认识了大我18岁的贝多芬。
叫他贝多芬是因为他的长相及头发,还有他总拿筷子作指挥棒。
他是某国企小领导,党办主任、宣传骨干,口才一流,爱好摄影,酒量了得……。
在我看来,他就是饮令里走出来的。席间总是他指挥。
无数个酒令,对联、猜字、歇后语、排比句、尾字接令、合作诗句等络绎不绝……目的就是为饮酒开心。酸其为“酒文化”——时而高亢、时而低吟,吟诗、唱曲、饮酒总是措络有秩并被一种旋律贯穿,当然有时还会在他的指挥棒下“大合唱”一番,不亦乐乎。
车轮战、持久战、夜袭战等等,总之天不佛晓不归。以至于落下“酒鬼进城,家家关门”的“恐怖”。太多人被从睡梦中拉去喝酒,来不及穿足够的衣裤和带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