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考试题 > 语文 > 正文

:2020中考语文部分地氏文言文阅读题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4-29
:一、2020绍兴文言文阅读
窃槽
刘基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①,必以其说驾②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③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④弗得。有仕⑤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
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选自《郁离子》)
【注释】①道理:这里指宋元道学、理学。 ②驾:驾驭、统摄。 ③郁离子:原为刘基所著的书名,这里借为作者自称。 ④方:酒方。 ⑤仕:做官。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断3处)。(3分)
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 主酒家      (主持,掌管)      B以鲁酒渍之       (浸泡)
C索而饮之      (索取)           D今子以佛夸予      (夸奖)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
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     意思:
4.本文讽刺了怎样一类人?(2分)
二、2007苏州文言文阅读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⑴如是者三旦   (           )⑵黄雀延颈       (           )
2、请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3、选文中“舍人少孺子者”的话可用成语                 来概括,它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三、【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节选)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记)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日:“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光阴消逝),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明显的警戒)。” (《李生论善学》)
1.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实词的含义。(4分)
(1)不亦说乎?(   )    (2)李生说之日(   )
(3)学而不厌(   )    (4)王生益愠(   )
2.下列句中黑体的“之”与“前人之述备矣”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学而时习之    B.学者之大忌    c.择善而从之    D.是以谓之“文”也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学而/不思则罔    B.可以为师/矣    c.盖/学贵善思    D.请铭之坐/右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5.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用原文中词语回答)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3分)

四、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②。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③间画以为图。仁
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④,性不喜华靡⑤,闻喜宴⑥独不戴花,同列⑦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五》)
【注释】①凛然:稳重的样子。  ②指:同“旨”,主要意思。  ③京、洛:指北宋时的开封和洛阳。  ④甫冠:指刚满二十岁。  ⑤华靡:奢华。  ⑥闻喜宴:朝廷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  ⑦同列:这里指同年考中进士的人。
1.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
(1) 退为家人讲(     )   (2) 光持石击瓮破之(      )   (3) 同列语之曰(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闻讲《左氏春秋》,爱之(代家人)              B.群儿戏于庭(在)
C.众皆弃去 (全、都)                          D.乃簪一枝(于是、就)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4.从文中看,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3分)

五、2007舟山卷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③之礼?”即呼备④,赍⑤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①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⑤赍(jī):携带。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⑴从师读(      )  ⑵以袜实米(      )⑶负以致师(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                               
3.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从中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六、上海卷
鲍君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⑵问其故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________
3、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____(3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3分)
七、2007金华                      阮裕焚车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阮(ruǎn)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  ②剡(shàn):地名,在浙江嵊县。  ③何……为:干什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意欲借而不敢言                ⑵借者无不皆给
⑶阮后闻之                      ⑷遂焚之
2.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3.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3分)
八、云南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①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②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尝)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③四融然④。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环堵:四壁。多用以形容居室简陋。  ②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③适:满足。④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⑤畜:同“蓄”。    ⑥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微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渔人甚异之    异: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
(3)颖脱不羁      羁:                 (4)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辍:
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
答:
3.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答: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2020中考语文部分地氏文言文阅读题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2020年中考语文测试试卷(课改区)
下一篇: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