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5分)
①2006年12月11日,澳大利亚PTW建筑事务所两名主设计师约翰•保林(John•Pauline)与托比•王(TObyWong)出现在北京世纪剧院的LKP建筑系列讲座上。作为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主设计单位之一,正是他们为“水立方”带来了ETFE这种新型材料。在保林的娓娓道来之下,“水立方”的最初设计理念与设计过程被一一“解构”。
②.“水立方”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大利亚PTW公司、澳大利亚ARUP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协作设计。回顾“水立方”的中标过程,保林认为,“水立方”从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在于它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方形合院”,并能与邻近的鸟巢紧密呼应。他指出,“水立方”的创意形成并非偶然的想法,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设计思维过程。
③“作为来自悉尼的设计师;我们在设计国家游泳中心的方案时考虑最多的问题是如何体现中国运动场馆的东方特点和中国文化血脉,特别是游泳馆这种形式感和功能性都很强的建筑。”保林说,PTW在设计之初设想了各种水可能形成的形态,围绕水的主题,同时思考游泳时水波产生的各种变化,意图以一个有机的形体来塑造它。
④保林透露,早在设计之初,PTW便与中方合作伙伴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达成了一致,认为国家游泳中心应该是一座高度透明的建筑,这个理念的统一最后促成了“水立方”的形成。并且,“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中方合作伙伴向我们阐释‘方形合院’在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对方形建筑作了特别的探索。最后的效果很好,与椭圆形的鸟巢形成了鲜明对比。”他说。
⑤在PTW接手国家游泳中心投标方案时,国家体育场的方案已经确定为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鸟巢。 “有人认为鸟巢的存在使国家游泳中心的设计变得简单,但也有人认为这项工作更难,于是,怎样与鸟巢在建筑语汇上相互对话、取得中轴线两端两座建筑的平衡成为国家游泳中心设计主要考虑的问题。”保林说。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附近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