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柴生芳留学归来,带着对黄土地的深深热爱,加入到建设家乡的行列当中,殚精竭虑、夙夜在公、一心为民、忘我奉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柴生芳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坚守的力量
1997年5月23日星期五,也是柴生芳到日本的第16天。柴生芳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前往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这个日本著名的国际学术研究机构。
拿着推荐信从神户大学留学生会馆出发,到大阪车站与提前约好的吉村昌之先生会合,在他的引见下柴生芳前往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拜见富谷至先生。富谷先生将柴生芳吸纳进他的研究班。研究班上的成员大都是他在国内时就早有耳闻的日本著名简牍专家,在秦汉简牍研究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后来柴生芳才知道,他是唯一一个在非博士课程阶段被破格吸收到研究班中的成员。
对于一个初到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来说,每周五从神户到京都的往返交通费和午餐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为了不使自己与这些汉学大家失之交臂以致失去绝好的学习机会,更为了能尽快熟悉日本学界的情况,掌握日本在汉学研究方面的成果,柴生芳硬是挺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五年多。
在富谷老师的推荐下,柴生芳先后担任了研究所的兼职讲师、研究助手和课题组成员。富谷至的著作《秦汉刑罚制度研究》的翻译工作, 就是柴生芳在参加研究班的过程中争取到的。1999年底,在留学的第三年年底,柴生芳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努力以及曾经在甘肃考古研究所期 间参与过汉代简牍的发掘和释文工作的经历在众多学者之中脱颖而出,赢得了这个宝贵的机会。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