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年随队采访乒乓球的国内记者眼中,马龙从来都是一个本本分分的好青年,当然给人以这样的好印象得益于他谦卑的为人做派和踏实勤奋的训练态度。2006年,年仅18岁的马龙随国乒男队在不来梅荣膺世乒团体赛冠军,这是马龙作为国家队选手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头衔,那个时候,国乒男队高手如云,与“二王一马”以及比他大8个月的张继科训练、比赛甚至生活在一个屋檐下,马龙倍感荣耀,当然也压力重重。是像大部分国家队“过客”归于平庸,还是找到属于自己追求的制高点,然后勇敢地攀上去,年轻的马龙不声不响,却暗暗发力。
正如刘国梁和主管教练秦志戬评价的那样,“论态度马龙最端正,论技术功底,马龙最扎实最全面,但是这小子有时偏偏少了那么些霸气。”某种意义上,马龙追逐大满贯的过程,也正是他找寻霸气的过程。去年在苏州世乒赛上,现场观众都不会忘记马龙战胜队友方博夺冠后,登上球台振臂高呼的样子,直到那个时候,人们似乎才从这个面容清秀的年轻人身上找到了属于王者的霸气。而一年多后在里约奥运会男单决赛场,现场观众听到的一声声震人肺腑的咆哮同样来自马龙,4年前那个将师兄王皓永远钉在“千年老二耻辱柱”上的张继科,在马龙强大气场震慑之下,锐气荡然无存。14比12,马龙霸气赢下开局过后,张继科彻底丢掉了卫冕心气。“是的,4比0的结果一边儿倒,继科第一局输了之后,已经叫不醒。”刘国梁赛后评价说。刘国梁“偏爱”张继科,这在乒坛及媒体圈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而这一点通过张继科每次输掉局分后刘国梁焦虑的眼神便能捕捉到。能够挺进决赛,张继科已经用实际行动回报了恩师力排众议将他推上里约男单赛场的这份厚爱,只不过,这个夜 晚属于那个“疯”到极致的马龙。“继科是公认的世界上最优秀的选手,我能够赢下他,更多是因为状态更理想,发挥更出色一些,这场比赛是我 打得最疯的一场比赛。”赛后马龙评价说。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