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老师向毕业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祝贺同学们经过三年的学习和锻炼,圆满完成了学业! 祝贺同学们又要踏入新的、施展才华的天地!说真的,来参加今天的毕业典礼,我的心中充满苦辣酸甜,一方面,是分别的苦涩,虽然仅仅三年两载,可在过去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我们师生相识、相交和相知;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我们师生相互关爱、共同发展、一同进步;你们就象我们的孩子,我们又似多年至交的亲朋,想到这一切将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我的心中有无限的感伤;另一方面,我的心情又是激动、喜悦的,因为我们的学生就要从校园起飞,在母校、老师关注的目光中,踏上人生新的征程,这又正是我们全体老师所期盼的。临行之即,请捎上全体老师对你们的嘱托:
同学们要记住我们今天的毕业典礼,不是庆祝一个过程的“结束”,而是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三年的大学学习,并不意味着你们已经掌握了从事所学专业的全部本领,它只证明你具备了适应这个行业工作的一定知识,大家都应将毕业证书视为对大学生活的总结和未来之旅的起点与开始;用正确的世界观看待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尽快地适应并融入新环境,在社会这所大熔炉中锻造自己;要学会在生活中幻想,不要在幻想中生活;要诚信为本,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要知道任何伟大的事业和成功都是从基础做起;要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实践中提高业务能力,使自己早日成为真正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同学们还要记住,从这里毕业,意味着一条割不断的红线就将你们与母校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你们仍然承载着学院的希望。希望同学们踏上新的岗位,继续修身立志、敬业创新,不管将来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对自己充满新信心,要相信别人能做到的,建材学院的毕业生同样也能做到。要把建材学子锲而不舍、踏实勤奋、敢为最先、永争第一的精神播撒到每一个角落。
亲爱的同学们:晚上好!
首先祝贺各位毕业生,在人生旅途中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而这一大步将是你们生命中的转折点。毕业是一个里程碑,它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地举行毕业典礼,既是庆祝你们取得的已有成就,更是预示着一个崭新生活的开始。我代表计算机工程系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大学四年的生活,你们用年轻与热情挥洒出岁月的辉煌,你们用勤奋与智慧编织出美丽的风景。曾记得,课堂上有你们专注的眼神,实验室里有你们钻研的身影,演讲台上有你们激烈的争锋,运动场上有你们定格的永恒。“毕业歌”的歌声就要响起,远行之舟已整装待发!我相信,在XX工业学院四年里收获的点点滴滴将是你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是母校赋予你们人生的一份厚礼。你们在这里所收获的快乐、幸福、挫折、烦恼,特别是你们在能力、素质、知识等方面的提高都将成为创造辉煌未来的基石。“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将会永远成为你们的精神源泉!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走出大学校园,你会发现前途充满了希望。“又是一年柳色新,萋萋芳草送王孙”。四年的大学生活,师生之间凝结了深厚的友谊。临别之际有许多话要讲,千言万语浓缩为三句话。
第一、自信是成功的源泉。相信自己能行,大胆接受挑战,在追求中把握机遇,在奋斗中创造价值,用你的自信和才学,去开创美好的未来!
第二、选择需要无悔的坚持。未来的人生之路是漫长的,大学里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学会调整学生时代的书本知识和思维方法,去应对复杂纷繁的社会变化。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无论是读研还是就业,无怨无悔地追求一生,你一定会成功。
第三、成功源于良好的习惯。将我们在XX工业学院里养成的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带入今后的工作中,注重日积月累,坚持下去就会成就灿烂人生。
“希望的翅膀已张开,未来在望”,愿你们的人生之舟从母校启航,载着对未来的憧憬和畅想,直挂云帆,乘风破浪。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做一个远航的船长,勇敢自信地启航吧!我代表计算机工程系全体教职工为你们壮行!
谢谢大家!
亲爱的同学们:
半个月以后,诸位就要告别“北语”,告别人文学院,跨出校门,融入到社会各行各业去了。
学校对于毕业了的学子,是谓“母校”。我的体会是——小学“母校”对于一个人,确乎如同谆谆教导耳提面命的母亲。故大多数人回忆起小学老师,普遍的印象是管教者,似乎跟幼儿园的阿姨也没什么区别。正如回忆起母亲,温暖亲情之外,每加一句话是“太絮叨”。
而絮叨,是小学老师对小学生的爱心的本能体现。家庭关系中,有几多对小儿女爱之切切却又并不絮叨的母亲呢?我希望同学们今天以后,能以理解的情愫重新看待自己的小学老师和母校。
中学母校对于一个人,却已如同长姐长兄。长姐若母,长兄若父,亚父母角色也。这是老师对于学生,絮叨少了,爱心体现为提醒和告诫而已。因为中学生,已由当年动辄“老师认为”的孩子,变为动辄“我认为”的自负的少男少女了。
一位过分絮叨的中学老师未必是一位好老师了。好的中学老师也许是更善于倾听的老师。提醒和告诫,在倾听之后。
我希望同学们,能以体察的情愫回忆自己们的中学时代。
大学母校对于一个人,其实已如益友。良师之前提,不可能不也同时是益友。
什么是益友?
益友并非仅指经常形影不离的朋友。那样,倒更接近着是室友、密友。室友不见得都是益友,姑且言之的一种既定关系而已。密友也只能是二人关系。谁也无法同时成为二三十人甚至更多人的密友。
在大学里,老师对学生的爱心,一般情况,几乎只能体现在只言片语之中。那只言片语,也许是在讲课时谈开了去的发挥,也许是在个别谈话中语重心长的几句。或对,或不对,甚或错。但那时,老师才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还是人生感悟的传达者。
诸位融入社会便将明白,如今的社会,给你们知识的地方绝不比大学少;但肯于与你们交流的人是不多的。
对于不久前结束的论文答辩我有一个很深的印象,那就是——只有时间的延长,没有时间的缩短。有时,竟比预定的时间延长一二个小时。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所有的老师,都希望在那时多和你们说些话。而所有的老师,却又不能不尽量限制自己的发言时间。非是老师们不愿意和你们交流,而是——老师们达成了一种共识,体恤到同学们又求职又完成论文,分身乏术,顾此失彼,反而都不忍再多侵占同学们的时间了。老师们这一种矛盾的心情,我今天不讲在这里,大约同学们是想不到的。这真相,是在你们的最后一个学期,老师们对你们爱心的非常态体现。
我希望同学们将来回忆起北语、人文学院,能作如是之想——母校和老师们想要呈现给你们的原本是一条知识的河流,起码是溪流;但你们真正掬到手中的也许只是一捧水。非彼此不诚也,实乃时代特征使然。
多回忆细节,于是大学才是值得你们回忆的地方。而恰在那细节中,会有勉励你们不至于颓唐的只言片语。在现实生活中,益友往往在过去时、回忆里,在思想和精神关系中。
同学们,人生虽然是一个不太好相处的朋友,但绝对也是一个完全可以相互包容的朋友。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