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阶段性素质测试试卷
亲爱的同学,九年级语文之旅已经起航两个多月。在这两个多月的旅行中,想必你收获了很多,你的思想、你的情感、你的能力等都在你探究的旅途中得到了充实。现在,把你的才智展示出来吧,为你新的旅程铺垫出一路鲜花!相信自己,一定行!请注意,本卷满分150分,其中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因为博爱,孤言寡谈的自卑者走出了阴( )mái;因为博爱,偏( )pì保守的小国家停止了孤点;因为博爱,距离遥远的星系穿越了多少个光年,传递着互相珍重的信息;因为博爱,幽蓝深( )suì的宇宙,等待了多少个亿年,打破了一片混( )dùn的沉寂……
2.仔细阅读下列材料,说说你对“雨的功过”的认识。(3分)
材料一:降水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稻的生长需要较多的水。
材料二: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部,一连几年都不下雨,阳光灼照,空气干燥,被称为沙漠中的沙漠,不适宜人类的生存。
材料三:1998年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经分析这次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异常,暴雨过大,河湖蓄水能力下降等原因造成的。
材料四:2004年唐山先后发生了14次较大范围的暴风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5亿元。
认识:
3.名句积累。(10分)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②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④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宏愿和伟大气魄的句子:
,
,
。
⑤范仲淹《渔家傲》中表达诗人虽有乡愁但却仍以忧国忧民、保家卫国为使命的句子是
,
。
⑥辛弃疾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收复失地,为国建功立业。《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句子:
,
4.仿写名句(仔细揣摩下面的句子,把内容补全)(2分)
功业、幸福、成就、荣誉,一个个都曾经从每个人面前经过,抓住的人就走出了碌碌无为的平庸,一步步踏上胜利的顶峰;错过的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提炼下列材料中包含的信息。(不少于3条)(3分)
有人到微软找一份清洁工的工作。在经过口试和实际操作以后,人事部门告诉他被录取了,向他索要E—mail以寄发录取通知书和其他文件。他说:“我没有计算机。”人事部门告诉他,对于微软来说,没有E—mail的人就等于不存在的人,所以微软不能用他。
他很失望地离开微软,口袋里只有10美元。他只好到便利的商店去买10千克的马铃薯,挨家挨户转手卖出。两个钟头后他卖光了,获利100%。他又做了几次生意。把本钱增加了一倍。他发现这样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于是他认真地做起这笔生意来,一些运气加上努力,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买了车还增加了些人手。5年内,他建立了一个很大的“挨家挨户”贩运公司,提供让人们在自家门口便可以买到新鲜蔬菜的服务。
信息一:
信息二:
信息三:
6.综合性学习。(6分)
“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显现,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善待环境,人类的家园会更美好,生活会更幸福;漠视环境,人类将会受到无情的报复。某班同学举行了题为“我的环保行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实地观察)留心观察学校周边的农村或社区环境,了解当地环境污染的状况,并把令你感受最深的情景,用精练的语言概述出来。(2分)
镜头一:
镜头二:
(活动二:献计献策)请为解决当地环境保护问题献出你的锦囊妙计。(不少于两条)(2分)
我的计策一:
我的计策二:
(活动三:环保行动)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一位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你打算为保护当地的环境做点什么呢?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然后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2分)
我的环保行动:
二、阅读理解(27分)
(一)(13分)
这来的便是闰土。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来默默地吸烟了。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台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夜间,我们又谈了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第二天早晨,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
7.夜间谈天,为什么“都是无关紧要的话”?文中有一句话已做了暗示。这句话是:“ __
__
__”(1分)
8。文段中说闰土“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那么记忆上的闰土是怎样的?请说说使闰土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分)
9.作者对中年闰土进行了哪些描写?举例说明这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形象特点?(4(2+2)分)
10.“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为什么“打寒噤”?“厚障壁”指什么?这样的比喻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5(2+1+2)分)
(二)父亲的考题(14分)
⑴儿子事业有成,但其对金钱的追求程度真到了别无所求的地步。一天,父亲给一向[甲]自己心算能力很强的儿子出了一道题:“一辆载着457名旅客的列车驶进车站,这时先下来98人,又上去103人。”
⑵儿子紧张的情绪[乙]了下来。
⑶“在下一站下去73人,又上去132人。”
⑷儿子的嘴角挂了一丝微笑,开始把左腿压在了右腿上。
⑸“在再下一站下去91人,上来67人。”
⑹父亲拿着本子的手有些抖,念的速度也在加快。
⑺“再下一站下去84人,上来65人;再下一站下去114人,上来37人;再一站下去52人,上来97人。”父亲念得飞快并努力使每个发音都清楚。
⑻儿子有些心疼起老父,关怀地问:“完了吗?”
⑼“没有,你听仔细了!”父亲摇晃着那已经没有几根头发的脑袋接着说:“列车继续往前开。到了下一站,这是个小站,只下去10个人,又上来8个人;下一站也是个小站,下去6个上来9个。”父亲的态度很认真,儿子却觉得该结束了。
⑽“再下一站又下去101个,上来18个;再下一站是终点站……”
⑾还没等父亲说完,做儿子的就站起来:“您是想马上就知道车上一共下来多少人吗?”儿子的口气中透着一股得意。
⑿“不!”父亲微笑着说:“我只想知道这趟车究竟停靠了多少次站台?”
⒀儿子一下子懵了。
⒁父亲的语气变得严肃而沉重:“人的一生不要只计算一辈子能积攒多少钱,一辈子做金钱的奴隶,钱再多死的时候也不带走。应该留意人生的每一个站台:哪个站台付出的少,哪个站台得到的多;哪儿有欢乐,哪儿有痛苦;……。认真地体会人生的每个细节,这样你才算拥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才不枉活一世。”父亲拉着发呆的儿子的手说:“不要太计较金钱的得失,而忘了做人的真谛!”
1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2分)
懵( )了 真谛( )
12。选出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词语。(2分)
甲处( ) A。炫耀 B。夸赞 C。标榜
乙处( ) A。松弛 B。松懈 C。懈怠
13。第④段中,在刻画人物时采用了 和 的描写方法,所起的作用是 。(4(1+1+2)分)
14。第⑾段中,儿子“得意”的原因是 。(2分)
15。父亲出考题的目的是 。父亲的良苦用心表现了他 。(2分)
16。从文末父亲的话中,你能看出父亲的人生态度是什么吗?(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30分)
(一)(14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己,君谓计将安出?”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6分)
①时先主屯新野 (
) ②将军宜枉驾顾之(
)
③躬耕于南阳 (
) ④后值倾覆
(
)
⑤由是先主遂诣亮 (
) ⑥孤不度德量力 (
)
18.下列句中加点词指代的对象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臣本布衣(诸葛亮自称) B。遂许先帝以驱驰(刘备)
C.孤不度德量力(刘备自称)
D。君谓计将安出(徐庶)
1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译文
②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译文
20.甲乙两段文字叙述了同一件事,从中可提炼的成语是
,但两文段内容各有侧重,请用一句话概括乙文大意:
(2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21-25题。(16分)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节选自《晏子春秋》)
2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分)
其 实 味 不 同
2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6分)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 ②晏子避席对曰(
)
③齐人固善盗乎 (
) ④叶徒相似 (
)
⑤齐人也,坐盗 (
) ⑥赐晏子酒,酒酣(
)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文:
24.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答:
25.文中的晏子、楚王两个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一人,略作评析。
答:
(2分)
四、作文 (60分)
26.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请以“假如再给我一次 (机会、失败、尝试……)”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一个操劳了一生的母亲,不穿金,不戴银,每日依旧辛劳不辍,笑呵呵地说:“全家平平安安呐,比什么都让我幸福。”一个下岗女工说:“谁能给我一份工作,我可知足了。”一个小保姆说:“主人家信任我,不见外,我就觉得快乐。”
是啊,生活是泥泞,是沼泽,令我们痛苦不堪;生活又是一首诗,一幅画,让我们快乐如神仙,而这一切的一切关键看你的心态。请以“善待生活”为话题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如选题一,请将文题补充完整;如选题二,围绕话题自拟题目。(3)不少于600字。(4)书写工整、规范。(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