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一学期动态检测试卷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30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yí 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jì 的碧绿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像戴银圈,手捏一柄钢chā ,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niǔ ,反而从胯下逃走了。
2、古诗文填空(10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
(2)
,燕然未勒归无计。
(3)会当凌绝顶,
。
(4)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5)先天下只之忧而忧,
。
(6)过尽千帆皆不是,
。
(7)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
”道出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历来为世人传唱。
(8)读到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句子,就会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
,化作春泥更护花。”
3、下列说法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当你为同学们做好事,同学们夸你时,你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B、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来问我。”
C、当你正在做作业时,妈妈叫你吃饭,你说:“没见我正忙着吗?”
D、当你走在路上,别人不小心撞了你,别人马上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你说:“对不起?以后当心点。”
4、请从下面名著中选择一部,写出其中的两个人物,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与这个人物相关的一个故事。(5分)
《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
所选名著:
人物(1):
故事:
人物(2):
故事:
5、诗歌欣赏(4分)
细雨
朱自清
东风里,
掠过我脸边,
星呀星的细雨
是春天的绒毛呢
(1)诗中以“星”形容雨
的特征,以“
”直诉人的视觉 感觉和触觉,不仅把“星”具体化了,而且进一步把春雨这一形象强化了。
(2)这首小诗真切地表达诗人对春之来临的
心情。
6、仿写句子(4分)
例句:白云奉献给蓝天,鲜花奉献给大地
,
,
。
二.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5题目。(29分)
(一)(17分)
十几年前,他从一个仅有20多万人口的北方小城考进了北京的大学。上学的第一天,与他临桌的女同学第一句话就问他:“你从哪里来?”而这个问题正是他最忌讳的,因为在他的逻辑里,出生于小城,就意味着小家子气,没见过世面,肯定被来自大城市的同学瞧不起。
就因为这个女同学的问话,使他一个学期都不敢和同班的女同学说话,以致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很多同班的女同学都不认识他!
很长一段时间,自卑的阴影都占据着他的心灵。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每次照相,他都要下意识地戴上一个大墨镜,以掩饰自己的内心。
二十年前,她也在北京的一所大学里上学。
大部分日子,她也都在疑心 自卑中度过。她疑心同学们会在暗地里嘲笑她,嫌她肥胖的样子太难看。
她不敢穿裙子,不敢上体育课。大学时期结束的时候,她差点儿毕不了业,不是因为功课太差,而是因为她不敢参加体育长跑测试!老师说:“只要你跑了,不管多慢,都算你及格。”可她就是不跑。她想跟老师解释,她不是在抗拒,而是因为恐慌,恐惧自己肥胖的身体跑起步来一定非常的愚笨,一定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可是,她连给老师解释的勇气也没有,茫然不知所措,只能傻乎乎地跟着老师走。老师回家作饭去了,她也跟着。最后老师烦了,勉强算她及格。
在最近播出的一个电视晚会上,她对他说:“要是那时侯我们是同学,可能是永远不会说话的两个人。你会认为,人家是北京城里的姑娘,怎么会瞧得起我呢?而我则会想,人家长得这么帅,怎么会瞧得上我呢?”
他,现在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经常对着全国几亿电视观众侃侃而谈,他主持节目给人印象最深的特点就是从容自信。他的名字叫白岩松。
她,现在也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而且是第一个完全依靠才气而丝毫没有凭借外貌走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岗位的。她的名字叫张越。
喔
原来是他们,
原来他们也会自卑,
原来自卑是可以彻底摆脱的。
7、文章通过白岩松和张越的事例,说明什么道理?(可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
8、“他”和“她”最终都彻底地摆脱了自卑心理了吗?请结合文章内容予以说明。(4分)
9、同样是自卑,当年的白岩松和张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请用自己的话各说出一点来。(4分)
10、文章结尾处的三个“原来”句用得好不好?三句话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3分)
11在你的身边,有一些自卑的同学。你打算怎样去劝他(她)们摆脱自卑的困扰?请写出你的计划和打算。(3分)
(二)(12分)
俄国战舰打得落花流水。这场海战使俄国海军威震欧洲。
俄国战舰为什么不怕炮弹?原来战舰是用活罗涅日的神木做的。神木为什么这么坚固?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其中奥秘,只知道这是一种带刺的橡木,看上去平平常常,没什么奇异之处。
300多年过去了,关于神木的故事一直流传着,可谁也解不开这个谜。到了上世纪70年代,神木的传说引起了前苏联著名林学家谢尔盖博士的重视,他决心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开神木之谜。
他在野外圈起一个靶场,竖起2000多个用刺橡木做的靶子。他对着神木靶子发射了几万发子弹,结果绝大数子弹都被坚硬的神木靶子弹了回来。
神木果然名不虚传!博士非常惊讶。他取下靶子的木纤维,拿到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在木纤维的外面包裹着一层表皮细胞分泌的半透明胶质。这种胶质遇到空气就会变硬,好像一层硬甲。用仪器分析胶质成分,结果表明,胶质中含有铜、铬、钴离子以及一些氯化物。正是由于这些物质的存在,才使得这种神木坚硬如铁,不怕子弹。博士又用刺橡木做了个大水池,灌满海水,丢入各种形状的刺橡木小木块,然后将池子封闭好。过了三年,他打开水池,取出小木块,惊奇地发现,池子和小木块一点儿也没有变形和腐烂。经分析得知,又是这层胶质的功劳。博士还把用刺橡木做的房屋模型投入300℃高温的炉膛。一小时后打开炉门,模型竟秋毫无损!原来,刺橡木分泌的胶质在高温下能生成一层防火层,并分解成一种不会燃烧的气体,它能抑制氧气的助燃作用,使火焰慢慢熄灭。
至此,神木的奥秘总算全部解开了。
12、为了揭开神木的奥秘,谢尔盖博士做了哪几项科学实验?请概括回答。(3分)
13、根据文章,用自己的话归纳神木的特点。请分点作答(3分)。
14、神木具有神奇的功能,主要取决于哪个因素?(3分)
15、文章写了俄国和土耳其海战的传说,其作用是什么?(3分)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28分)
(一)(17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忘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忘。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6、解释加横线的词(4分)
(1)会( )天大雨,道不通,度( )已失期。
(2)扶苏以数( )谏故,上使外将( )兵。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等死,死国可乎?
翻译:
18、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4分)
(1)为天下唱 通
(2)发闾左谪戍渔阳 通
19、陈胜、吴广决定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用选文原句回答)(3分)
答:
20、选出翻译时括号里的内容无须补出的一句(3分)
A、九百人屯(于)大泽乡。
B、上使(之)外将兵。
C、天下苦(于)秦久矣。
D、失期,法皆斩(之)。
(二)(11分)
管宁、华歆(xi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了。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2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1、席:坐具、坐垫。2、轩冕:轩,大马车;冕,大礼帽。
2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2分)
(1)又 尝 同席
(2)宁读如 故
22、用“/”给下列文字断句。(只要一处)(3分)
宁 读 如 故 歆 废 书 出 观
23、翻译“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一句(3分)
24、文中管宁、华歆两个人物形象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的体会。(3)
四、写作(60分)
爱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感情,爱对于人类来说,就仿佛是生命中的长青树,永盛不衰。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爱与被爱当中,沐浴着爱的雨露而成长。爱是联系我们每一个人的纽带。
请以“心中的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