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物理 > 初二下册 > 其他 > 正文

:8年级物理下册综合测试卷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5-26
:  8年级物理下册综合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一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     ,一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    kg,一艘万吨远洋货轮,约合     kg。
2.一杯水倒掉—部分,其质量     ,体积   ,密度    ,比热    ,导热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体积、质量都相等的铝球、铁球和木球,如果木球是实心的,则铁球是    ,铝球一定不是     的(选填“实心”或“空心”).
4.日常生活中我们用的碗、盘子大部分是用陶瓷制成的,结合陶瓷的物理属性,写出碗、盘子用陶瓷制作的两个原因:               ;              。
5.组成原子的微粒有中子、    和     ,其中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组成原子核的是      和        。
6.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硬板凳上舒服,这是因为人受到沙发的压强比较     (填大或小)。
7.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在物理上“磨刀”的实质是为了            ,
以使用相同大小的力砍柴时,产生的     大,易砍断柴木.
8.潜水艇在从水下浮出水面的过程中,水对潜水艇的壁的压强不断    ,在上浮但还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潜水艇受到的浮力    ,且重力   浮力;潜水艇从刚露出水面到最终静止在水面的过程中,浮力不断    ,直至     ,最后浮力    重力(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大于”“小于”或“等于”)
9.宇航员从月球上取回一块质量为2kg的岩石样本,带到地球上后,这块岩石受到的重力是
    N,它的质量是    kg(g取10N/kg)。
10.足球比赛中踢出的“香蕉球”可以向左或向右旋转,这是由于脚对球施力的   和  
不同,从而产生的效果不同。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1.由于肉眼无法观察到物质的内部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困难,科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  )
A.凭自己的猜想来定义物质的内部结构
B.把物质不断地分割,分到肉眼看不见为止
C.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D.利用数学公式和物理理论来推理得出
12.下列做法中,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的是            (  )
A.洗过的衣服用清水漂洗
B.炎热的夏天为降低室温而向地上泼水
C.用水煮餐具,给餐具消毒
D.冬天散热器(暖气片)用热水供暖
13.一体积为300cm3的金属块,质量是810g,把它切掉1/3后,余下部分金属块的密度是
A.4.05g/cm3  B.2.7×103kg/m3   C.1.8 g/cm3  D.8.1×103kg/m3   (  )
14.任何物体都能分割为极小的微粒,这是物质的可分性如果将一块巧克力进行若干次对分,但要保持其独特的醇香味,能够分得的最小微粒是               (  )
A.原于  B.分子   C.巧克力粉末    D.每个分子组成的小颗粒
15.如图1所示,a图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一根棉线线b图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薄膜的铁丝圈;c图是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左侧的肥皂膜;d图是表示左侧肥皂薄膜破了之后棉线被拉向另一侧,这个实验证明了                     (  )
A.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D.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6.如果小红同学称得某物体的质量是79g ,则天平平衡时盘中的砝码的组成情况是(  )
A.70g珐码1只,9g砝码1只
B.50g砝码1只,20g砝码1只,5g砝码1只,4g硅码1只
C.50g砝码1只,20g砝码1只,5g硅码1只,2g硅码2只
D.50g砝码1只,10g砝码1只,5g砝码1只,2g珐码2只
17.如图2所示,下列关于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1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是静止的                 (  )
B.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
C.公共汽车转弯时,车上的人站不稳,这是由于人的惯性作用的结果
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而总结出来
19.如图3所示,四种动物的器官中,具有增大压强功能的是           (  )


20.将一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慢慢地浸入水中,直到浸没到水下一定深度。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
A.先逐渐减少,后保持不变  B.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大
C.先保持不变,后逐渐增大  D.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少
21.有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密度ρ甲>ρ乙>ρ丙,将它们放入水中后,甲特体下沉到底,乙物体悬浮,丙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则              (  )
A.甲物体受到的浮力最小    B.乙物体受到的浮力最小
C.丙物体受到的浮力最小    D.三个物体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22.下列物体所具有的能中,不属于弹性势能的是              (  )
  A.被拉长的橡皮筋    B.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
  C.钟表里被旋紧的发条  D.被压弯的竹竿
23.下列实例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
  A 自行车起动时,后轮与地面间的摩擦  B.自行车脚踏板与鞋底间的摩擦
  C.自行车轴与滚珠之间的摩擦      D.自行车刹车时,闸皮与车轮间的摩擦
三.作图题(24、25、26题每题2分,27题3分,共9分)
24.如图4所示,一根细绳把质量为3kg的球挂在墙上,画出球所受重力的图示。
  
25.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滑行,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26.如图所示,要使重为8N的物体保持与水平面成45°角的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应对物体施加一个拉力,请在图上作出这个力的图示.
27.如图7所示,A物体所受重力为4.5N,放在弹簧上处于静止状态。
(])作出A物体所受各力的图示;
(2)A物体所受的各力的关系是                。
四.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6分)
28.生活中常用的剪刀和菜刀等都是钢制作而不是用木头制作;而刀柄和锅柄等都用木头或塑料制成,这是为什么?分别利用了物质的哪些属性?



29.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所发电可送往江苏、上海等九省市使用,同时
据有关专家预测,三峡水库建成后,库区的气温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夏天将比原来下降2℃左右,而冬天将比原来升高2℃左右,请你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0.如图8所示为大鱼和小鱼的争论,请你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一下哪一个正确,并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



五.实验与探究(每小题3分,共21分)  
31.寒冷的冬天,在公交车上用手直接抓塑料扶手与直接抓金属管相比,前者感到   后者感到    (选填“凉”或“不凉”).请你对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个猜想:
                   。
32.在实验室里,我们通常用油膜法来估测油分子的直径,现用体积为1mm2的一滴油,放在水面上充分扩展成面积最大为3m2(近似认为油分子单层排到),则估计出的油分子直径约为  
    。
33.在探索“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是时,班级的“物理小博士”为同学们做了如图9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些图,针对某一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探索的目的是                      。
选用的图是     。(填图中的序号)
探究的结果是                                 。
34.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甲、乙两同学各提出了一套设计方案.
甲同学: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在烧杯中装入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再将食用油倒人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
乙同学: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然后将食用油倒人量筒一部分,测出食用油的体积,再测出余下的食用油和烧杯的质量.
你觉得谁的设计方案更好?请你说明原因。




35.如图10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个。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只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的步骤和结论:
1)实验步骤:                            ;
2)实验结论:                            。
36.如图11所示,两手指用力顶住铅笔两端,使它保持静止,则两手指中感觉疼的是   手指,原因是                。
37.有一堆大头针,约有几百个,利用天平能很快知道它们的数量吗,说出你的办法来.




六.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8.一个体积为10-4m3的蜡球,它的质量是5.4×10-2kg,问此蜡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如果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39.如果起重机吊重物—的钢丝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4.5×104N,那么用它能否一次吊起重5t的机器?(g取10N/kg)
8年级物理下册综合测试卷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物质的物理属性》复习测试
下一篇: 物理识记检测题(八年级第7—14章)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