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者,所以传道 受业 解惑也。
老师,就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以无论高贵还是低贱,不分年纪大还是年龄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不知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不能解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所以弟子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能,知道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象这样罢了。
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秦国人没有空暇哀怜自己,后世人来哀怜它;后世人只是哀怜它却不以它为鉴,也让后世人又来哀怜后世人。
6、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啊,并不是秦国;使秦灭族的是秦自己啊,并不是天下的百姓。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