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为,相当于“于”)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坐,犯罪)?’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诣,到)王。王曰:“缚者曷(曷hé,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枳zhǐ,枳树,果实酸苦)。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得无,有“恐怕”“大概”之意)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熙,通“戏”)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习辞: 2.方:
3.固: 4.徒: 5.其实: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吾欲辱之,何以也( )
2.为其来也( )
3.橘生淮南则为橘( )
4.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3.1.过王而行 2.所以然者何
A、1.送到大王面前就走 2.这样的原因是什么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