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语文 > 高三下册 > 模拟试题 > 正文

:高考语文联考第2次模拟试卷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1-04-08
: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5分)

①2006年12月11日,澳大利亚PTW建筑事务所两名主设计师约翰•保林(John•Pauline)与托比•王(TObyWong)出现在北京世纪剧院的LKP建筑系列讲座上。作为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主设计单位之一,正是他们为“水立方”带来了ETFE这种新型材料。在保林的娓娓道来之下,“水立方”的最初设计理念与设计过程被一一“解构”。

②“水立方”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大利亚PTW公司、澳大利亚ARUP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协作设计。回顾“水立方”的中标过程,保林认为,“水立方”从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在于它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方形合院”,并能与邻近的鸟巢紧密呼应。他指出,“水立方”的创意形成并非偶然的想法,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设计思维过程。

③“作为来自悉尼的设计师;我们在设计国家游泳中心的方案时考虑最多的问题是如何体现中国运动场馆的东方特点和中国文化血脉,特别是游泳馆这种形式感和功能性都很强的建筑。”保林说,PTW在设计之初设想了各种水可能形成的形态,围绕水的主题,同时思考游泳时水波产生的各种变化,意图以一个有机的形体来塑造它。

④保林透露,早在设计之初,PTW便与中方合作伙伴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达成了一致,认为国家游泳中心应该是一座高度透明的建筑,这个理念的统一最后促成了“水立方”的形成。并且,“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中方合作伙伴向我们阐释‘方形合院’在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对方形建筑作了特别的探索。最后的效果很好,与椭圆形的鸟巢形成了鲜明对比。”他说。

⑤在PTW接手国家游泳中心投标方案时,国家体育场的方案已经确定为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鸟巢。  “有人认为鸟巢的存在使国家游泳中心的设计变得简单,但也有人认为这项工作更难,于是,怎样与鸟巢在建筑语汇上相互对话、取得中轴线两端两座建筑的平衡成为国家游泳中心设计主要考虑的问题。”保林说。

⑥“水立方”的外形被正式确定为方形后,PTW与中建公司针对它进行了各种理性思考,最终确定了以柔软而坚韧的ETFE外膜作为其外立面。从效果图上看,“水立方”与鸟巢对比强烈。鸟巢强势,“水立方”优雅;鸟巢是椭圆形的,外立面边缘平滑,而“水立方”是方形的,棱角分明;鸟巢内部的座椅是红色的,颜色鲜艳,而“水立方”从外面看是泛着蓝光的冷色调。可以说,鸟巢是男性化的,“水立方”则对应地呈现出女性化的特质。

⑦“水立方”被确定为国家游泳中心的方案后,一些专家和媒体评论它的形态过于随意,尤其是外部的ETFE膜。保林特别在讲座上指出,“水立方”看似随意闲散,其实体现了一个精密而理性的设计过程。

⑧PTW在讲座现场展示的一张设计早期的幻灯片显示,尽管当时建筑表面的材料问题还没有解决,但设计师已经比较一致地将目光锁定在“水泡”上,这激发了大家最终的设计灵感。“我们想到了有机细胞的天然图案以及肥皂泡的形成,希望观众坐在建筑里面。能体会到水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形式,由此产生一种身处水中流动的感觉。”保林说,“最后终于发现能够支撑较大跨度的水泡是一种合适的有机结构,思路走到这一步时,所有设计师都非常激动。”

⑨而PTW的合作伙伴ARUP公司的主要工作则是将“水泡构思”转化为3D结构图,他们思考如果将“水立方”视为一个可以细分为若干均等部分的三雏空间,何种形状能够保证界面接触面积最小?最终设计人员发现,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发现的开尔文定律能解释这个问题:14边形的三维结构球体组成的结构接触界面最小,后在经过1993年英国的两位科学家对其进行研究和改进后,使得界面接触面积又缩小了3%。

⑩“泡沫理论”最终帮助“水立方”形成了复杂的节点,成为其庞大的钢结构体系的依托,代入软件中,成为精确的模型。

高考语文联考第2次模拟试卷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试题
下一篇: 高考最后冲刺语文模拟试卷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