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品味敦煌,首先应从品味“敦煌”一词的含义开始。我们应该考察“敦煌”一词的来源,但更应该重视“敦煌”一词的基本含义。
关于“敦煌”一词的来源,有人认为敦煌可能是“月氏族”的译音;《山海经》中“吐火罗人”被音译为“敦薨”,有人认为敦煌以前可能就叫“敦薨”;也有人认为“敦煌”是少数民族语的译音,众说纷纭。
虽然这一词的来源尚难确定,但是它的基本含义却是非常清楚明了的。东汉应劭便曾毫不含糊地解释道:“敦,大也,煌,盛也。”该解释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如唐代李吉甫也说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毫无疑问,在敦煌最重要的历史时期,敦煌对开发广大的西域地区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人们对“敦煌”一词的理解就是“大也”和“盛也”,确切地说,“大也”和“盛也”即指其开放性和兼容性。
今天,当我们走进敦煌,在莫高窟现存的492个洞窟之间漫游巡礼,面对传承了1600多年10多个朝代的3000多身塑像,4。5万多平方米壁画,每一个参观者都会深深感受到敦煌艺术中所蕴含的“大也”和“盛也”,或西域或中原,或瘦骨清峻或丰满肥腴,是不同的风格、民族、教派的艺术的交融,更有东、西文化的碰撞,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1.根据文意,下列对“敦煌”一词的基本含义的阐释,正确的一项是
A.“月氏族”的译音 B.“吐火罗人”的译音
C.少数民族语的译音 D.“大也”和“盛也”
2.下列不能表现敦煌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的一项是
A.人们广泛认可东汉应劭对“敦煌”一词的解释。
B.敦煌对开发广大的西域地区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C.莫高窟传承了1600多年10多个朝代的3000多身塑像,4。5万多平方米壁画。
D.敦煌艺术是不同的风格、民族、教派的艺术的交融,更有东、西文化的碰撞。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