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物理 > 高二下册 > 期中试题 > 正文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5-29
: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物理备课组08。4

第Ⅰ卷(选择题 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红光与紫光相比

A.在真空中传播时,紫光的速度比较大

B.在玻璃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比较大

C.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较紫光的大

D.从玻璃到空气的界面上产生全反射时,红光的临界角较紫光的小

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B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现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3.关于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电场的周围一定存在着由该电场产生的磁场

B.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的磁场一定是均匀变化的

C.均匀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同周期变化的磁场

4.如图所示,LC振荡电路的导线及自感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某瞬间回路中电流方向如箭头所示,且此时电容器的极板A带正电荷,则该瞬间

A.电流i正在增大,线圈L中的磁场能也正在增大

B.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正在增大

C.电容器带电量正在减小

D.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正在增强

5.在下列各组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A.光的折射现象、色散现象    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

C.光的衍射现象、偏振现象    D.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电效应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6、一个质量为0。3kg的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6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同。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Δv和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做功的大小W为

A.Δv=0    B.Δv=12m/s   C.W=0     D.W=10。8J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具有能量,电磁波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B.根据电磁场理论,电磁波中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互相垂直

C.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且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

D.白天的天空很明亮,是因为大气把阳光向四面八方散射的结果

8.下列属于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的叙述是

A.一切物理定律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B.在任何参考系中,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C.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D.一个均匀的引力场与一个做匀加速运动的参考系等价

9.某电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其中能发射电磁波的电场是

10.利用旋光仪这种仪器可以用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测定含糖量。其原理是:偏振光通过糖的水溶液后,若迎着射来的光线看,偏振方向会以传播方向为轴线,旋转一个角度θ,这一角度称为“旋光角”,θ的值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θ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相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如图所示,S是自然光源,A、B是偏振片,转动B,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然后将被测样品P置于A、B之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明显减弱

B、到达O处光的强度不会明显减弱

C、将偏振片B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的强度最大,偏振片B转过的角度等于θ

D、将偏振片A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的强度最大,偏振片A转过的角度等于θ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5分)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将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10分)

(1)、________原理是指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定律都是等价的;

________原理是指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________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2)、一长杆在车厢中静止,杆与车厢前进的方向平行,在车厢中测得杆长为1m,若车厢以0。6c

的速率行驶,则在地面上测得的杆长为____________

12.(8分)某同学在测定一厚度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的折射率时,先在白纸上作一与玻璃圆柱同半径的圆,圆心为O,将玻璃圆柱平放在白纸上,使其边界与所画的圆重合,在玻璃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1和P2,在另一侧先后插两枚大头针P3和P4,使从另一侧隔着玻璃观察时,大头针P4、P3和P2、P1的像恰在一直线上,移去玻璃圆柱和大头针后,在白纸上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在图中画出:

(1)沿P1、P2连线方向的入射光线通过玻璃砖的传播方向;

(2)光线在玻璃内传播方向;

(3)在光线的入射点作法线,标出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

(4)写出玻璃折射率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3、(8分)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100mm,双缝与屏的距离L2=700mm,双缝间距d=0。25mm。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

mm、对准第4条时读数x2=

mm

(2)写出计算波长λ的表达式,

(用符号表示),λ=

nm

14.(12分)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A、B两球在碰撞中动量是否守恒。该同学利用平抛运动测量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实验装置和具体做法如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滑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滑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并画出实验中A、B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图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竖直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为了使两球碰撞为一维碰撞,所选两球的直径关系为:A球的直径        B球的直径(“大于”、“等于”或“小于”);为减小实验误差,在两球碰撞后使A球不反弹,所选用的两小球质量关系应为mA         mB(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       (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与B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A球和B球在空间飞行的时间

D、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3)已知mA:mB=2:1。 E、F、J是实验中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请你根据该同学实验中所选小球和实验的记录纸判断,A球没有碰撞B球时的落点是       点(在E、F、J三个落点中选填),A球与B球碰撞后A球的落点是        点(在E、F、J三个落点中选填)。该同学通过实验数据说明在实验中A、B两球碰撞中动量守恒,请你用上图中的字母写出该同学判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是        。

四、本题共4小题,共4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如图,用某种折射率n =的透光物质制成的直角三棱镜ABC,已知∠BAC = 90°,∠ABC = 30°,现有一束光线沿MN方向垂直射到棱镜的AC界面上.求:

(1)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v;

(2)通过计算后画出此束光线通过棱镜的光路图,并标明从棱镜射出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不考虑返回到BC面上的光线).

16.半径为R的半圆柱形玻璃,横截面如图所示,O为圆心,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当光由玻璃射向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45°。一束与MN平面成45°的平行光束射到玻璃的半圆柱面上,经玻璃折射后,有部分光能从MN平面上射出。求能从MN射出的光束的宽度为多少?

17.如图所示,甲车的质量是2 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上表面光滑,右端放一个质量为1 kg的小物体.乙车质量为4 kg,以5 m/s的速度向左运动,与甲车碰撞以后甲车获得8 m/s的速度,物体滑到乙车上.若乙车足够长,上表面与物体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物体在乙车上表面滑行多长时间相对乙车静止?(g取10 m/s2)�

18.如图所示,质量M=0。040kg的靶盒A静止在光滑水平导轨上的O点,水平轻质弹簧一端栓在固定挡板P上,另一端与靶盒A连接。Q处有一固定的发射器B,它可以瞄准靶盒发射一颗水平速度为v0=50m/s,质量m=0。010kg的弹丸,当弹丸打入靶盒A后,便留在盒内,碰撞时间极短。不计空气阻力。求

弹丸进入靶盒A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多少?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B

C

BC

ABD

AC

AC

ACD

11、(1)相对论,光速不变,惯性  (2)0。8m

12、图略(4)

13、  2。192   、 7。870  、

、   676

14、 等于、  大于 、  AB 、   F、    E 、   mAOF=mAOE+mBOJ

15.解:(1)由折射率公式有 n =          (2分)

代入数据得 v =×108m/s=2。12×108m/s       (1分)

(2)由得 C =45°                  (2分)

光线射向BC界面的入射角θ=60°>

C,故发生全反射.

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射向AB界面的入射角α=30°

设从棱镜射出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β,则有

(2分)

解得 β=45°                            (1分)

光路如图所示.                           (4分)

16、解:如下图所示,进入玻璃中的光线①垂直半球面,沿半径方向直达球心位置O,且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恰好在O点发生全反射。光线①左侧的光线(如:光线②)经球面折射后,射在MN上的入射角一定大于临界角,在MN上发生全反射,不能射出。光线①右侧的光线经半球面折射后,射到MN面上的入射角均小于临界角,能从MN面上射出。最右边射向半球的光线③与球面相切,入射角i=90°。 (2分)

由折射定律知:sinr==(3分)

则r=45°  ……3分

故光线③将垂直MN射出所以在MN面上射出的光束宽度应是OE=Rsinr=R。 ……3分

17.乙与甲碰撞动量守恒:�

m乙v乙=m乙v乙′+m甲v甲′�(3分)

小物体m在乙上滑动至有共同速度v,对小物体与乙车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得�

m乙v乙′=(m+m乙)v�(3分)

对小物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a=μg�(2分)

所以t=v/μg�(2分)

代入数据得t=0。4 s�(2分)

18.解析:(1)弹丸进入靶盒A后,弹丸与靶盒A的共同速度设为v,由系统动量守恒得

(3分)

靶盒A的速度减为零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得

(3分)

解得   (3分)

代入数值得 J  (3分)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下一篇: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3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