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至民国年间,其四周的牧地被大量垦植,自然生态受到严重破坏。 解放前,黄旗海所产的鲫鱼美味可口,享有盛名,当时以“官村鲫鱼”之名(官村即土贵乌拉的旧称)通过京包线畅销京津地区。解放后,黄旗海鲫鱼每年大批地运往祖国各地,年产量达到2400吨,曾上过国宴,执行过接待来自世界各地外宾的任务。
但在六十年代,因水土流失,海水污染,黄旗海盐碱度逐年增高,出现了严重的死鱼现象,到七十年代,鱼类濒于绝迹。近年来,从青海运回14000条适于盐湖生长的鳇鱼,放入黄旗海中,1987年试捕几网,尽管捕获鱼数极度少,但说明黄旗海的渔业仍有兴旺的希望。 黄旗海的鲫鱼曾极负盛名,黄旗海畔富饶的牧场曾养育了世代的察哈尔儿女,尽管如今的黄旗海已失去它昔日的风貌,但它仍以“塞外圣洁明塘”之誉称深深地埋在人们的心中。游人荡舟水面,仍可领略海天一色,风物无边的景致。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