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物理 > 高二下册 > 期末复习 > 正文

:高二物理期末复习稳定电流(非物理班)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5-30
:

高二物理期末复习 稳定电流(非物理班)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电路中灯泡L1和L2都不亮,用伏特表测得各部分的电压分别是:Uad=U,Uab=0,Ubc=0,Udc=U,已知a、d间电源电压为U,则产生故障应是什么?(   )

A.灯泡L1断路; B.L2断路;

C.变阻器断路; D.电源短路。

2、对于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正确的解释是              (   )

A.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B.通过电阻的电流强度愈大,其电阻值愈小

C.在不含电源电路中,电路两端的电压跟通过这段电路的电流的比值是一个恒量

D.导体的电阻决定于加在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这段导线上的电流强度

3、如图所示,是四只电阻的I-U图像,这四只电阻并联起来使用时,通过各只电阻的电流强度分别是I1、I2、I3、I4,则(

(A)I1>I2>I3>I4    (B)

I1=I2=I3=I4

(C)

I1<I2<I3<I4    (D)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A灯与B灯电阻相同,当变阻器滑动片向下滑动时,两灯的变化是:(

)

A.A灯变亮,B灯变亮;B.A灯变暗,B灯变亮;

C.A灯变暗,B灯变暗;D.A灯变亮,B灯变暗。

5、甲、乙两根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分别连接在两个电路中,乙电阻丝的长度及直径均为甲电阻丝的2倍,若要甲、乙两电阻丝消耗的电功率相同,加在这两根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之比U甲∶U乙应是(   )

6、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8伏,R1=0。2欧,电动机G的内阻为0。2欧,线路中电流强度为25安,则此线路中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

(A)72%;   (B)28%;

(C)55。6%;  (D)44。4%。   (   )

7、关于电源和直流电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源短路时,通过电源的电流无穷大

B.负载电阻阻值增大时,路端电压增大

C.负载电阻阻值增大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大

D.路端电压增大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大

8、 如图所示,测电阻Rx阻值,按图甲连接,A表读数I1=13毫安,V表读数U1=7。8伏。若按图乙连接,A表读数I2=2毫安,V表读数U2=3。6 伏,那么Rx的阻值为:(  )

(A)    600欧 (B)900欧

(C)1200欧

(D)1800欧

9、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ζ,内阻r=2Ω,一个可变电阻R与一个固定电阻R0=2Ω组成一个电路,对于这个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R=4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而R0=0时,R上的功率最大;

(B)当R=4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R上的功率也最大;

(C)当R=0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而R=4Ω时,R上的功率最大;

(D)当R=0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R上的功率也最大。

二、多选题

1、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导体的电阻为零时,电流可以不是零 B.导体的电阻有定值时,电流一定是零

C.导体的电阻和电流一定都是零

D.导体的电阻和电流可以都不是零

2、如图是研究电源内、外电压的实验装置。“+”、“-”是电池的两极,A、B是位于两极内侧的探针,电压表V1和V2分别接在电池的两极和两探针上,R是滑动变阻器,P是它的滑动触头,下述错误的是(   )

(A)

V2跟A端相连的应是正极  (B)V2跟B端相连的应是正极

(C)。P向右滑动时V1的示数增大  (D)P向右滑动时V2的示数增大

3、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C如下图方式连入电路。其间一带电液滴悬浮在两极板间不动,要使液滴上升,可使( )

(A)R1减小 (B)R2增大 (C)R2减小 (D)R3减小

4、如右图所示电路,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和R2是两个阻值固定的电阻。电流表为理想电表,当可变电阻R的滑片从a端向b端移动时,电流表A1的示数和电流表A2的示数变化情况分别是(  )

A。A1示数变大,A2示数变小   B。A1示数变大,A2示数变大

C。A1示数变小,A2示数变大

D。A1示数变小,A2示数变小

5、关于电源电动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源两极间电压等于电动势

B.电动势越大的电源,将其它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

C.电动势的数值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D.电路接通后,电源的电压小于它的电动势

6.

电阻R和电动机M相串联接到电路中,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与电动机线圈的电阻相等。电键接通后,电动机正常工作。设电阻R和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经过时间t,电流通过R做功W1,产生的电热为Q1;电流通过电动机M做功W2,产生电热为Q2,则有:( )

A.U1C.W1

三、填空题

1、某导体两端电压为36V,1min内通过导体某横截面的电量为36C,则此导体电阻值为_____Ω,1min内有_____个电子通过(e=1。6×10-19C)

2、一条粗细均匀的直导线,其电阻是4Ω,如果把它对折起来并作一条使用,其电阻是______Ω。

3、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ε=6V,内阻r =

1Ω,电流表的量程是0。6 A,电压表的量程是5V,电阻R0的阻值为8Ω,则可变电阻R的变化范围应是____。翰林汇

4、某导体两端电压10V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为2mA,则此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若电流强度为4mA时,此导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V.

5、如图所示,当电路的a、b两端加上100伏电压时,c、d两端的开路电压为80伏,则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____欧;如果将100伏的电压加上c、d两端,则a、b两端的开路电压为________伏。

6、将标有“220V、60W” 和 “220V、 100W”的A、B两灯串联后接入220V电压上,则A灯消耗的功率为______W,B灯消耗的功率为________W,所以在串联电路中,阻值越大的电阻,消耗功率越______在并联电路中,阻值越大的电阻,消耗的功率越_______.

7、两电阻串联,R1=3Ω,R2=12Ω。要使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可以给R2______联一个阻值为______Ω的电阻。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K闭合时,电流表A示数变   ,电压表V示数变   ,电压表V1示数变   ,电压表V2示数变   ,电流表A1示数变   。

四、实验题

1、下面是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几个主要步骤,其操作顺序应是_____. (只需填写序号).

a.把选择开关扳到欧姆档,并选择好选择开关的量程.

b.进行机械调零,然后把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正(+)负(-)测试笔插孔.

c.把两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两端相接,进行测量.

d.把两表笔短接,调整欧姆档调整零电阻,使其指针指在电阻的零位上

e.测完后拔出表笔,把选择开关扳离欧姆档,放到交流高压档上.

2、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要把选择开关扳到________档上,在选择好选择开关的量程后,要先把两根表笔相接触,调整欧姆表的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刻度的______上,然后再把两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的两端相接,进行测量.

3、在做“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

①应选用的器材是(用字母表示)________,A.干电池—节(被测用);B.电流表—量程为0。6A;

C.电流表—量程为3A; D.电压表—量程为3V,内阻为10kΩ;

E.电压表—量程为15V,内阻为10kΩ;F.滑动变阻器—0~1kΩ,额定电流1A;

G.滑动变阻器—0~25Ω,额定电流3A.

②画出电路图.

③为减小误差,将实验数据用作图法得出右图, 由此求得E=_________V;r=________Ω

翰林汇五五项原则五。计算题

1、如下左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当只将开关K1闭合时,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6瓦;当将K1、K2闭合时,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

为9瓦。求只将K3闭合时,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

2、如上右图所示电路, R===36Ω,=5Ω, 电源电动势ε=12V,

内阻r=1Ω。 求:

(1) 电路中的总电流大小; (2)输出端CD间电压。

高二物理复习 稳定电流(非物理班) 答案

翰林汇一、单选题1、B;2、C3、C;4、C;5、D6、D;7、B8、B;9、C;二、多选题1、AB

2、BD;3、AB;4、D;5、BCD6。AD三、填空题1、60;2。25×102、1 3、1Ω~ 45Ω 4、5000;20 5、80,40 6、23。4;14;大;小 7、并,12 8、大;小;小;大;小四翰林汇、实验题1、b   a  d  c  e2、欧姆;零3、1)A、C、D、G2)略3)1。40 0。78 4。 R1五、计算题1、2瓦2、(1) 0。4A; (2) 6。8V。

高二物理期末复习稳定电流(非物理班)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