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物理(下)第二次月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如图20-1所示,关于日食如下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
A.在A区可看到日全食
B.在B区可看到日环食
C.在C和D区可看到日偏食
D.发生日食时,地球上处于白天且天
气晴好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
2.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0°,在界面上光的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θ是 ( )
A.100°<θ<140>140° C.θ<140>
3.一束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定同时有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存在
B.一定有反射光线存在,不一定有折射光线存在
C.一定有折射光线存在,不一定有反射光线存在
D.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不一定存在
4.点光源S通过带有圆孔的挡板N,照
射到屏M上,形成直径为d的亮圆.如果
在挡板靠近光屏一侧放上一块厚玻璃砖,
如图20-14所示,这时点光源通过圆孔和
玻璃,在屏上形成直径为D的亮圆.则直径
D和d的大小关系为 ( )
A.d>D B.d=D C.d
5.在完全透明的水下某深度处放有一点光源,在水面上可见到一个圆形光斑,如果此圆形光斑的半径在均匀增大,则此时点光源正在
(
)
A.加速上升 B.加速下沉 C.匀速上升 D.匀速下沉
6.关于光的干涉和衍射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光的干涉是遵循光波的叠加原理,衍射不遵循这一原理
B.光的干涉呈黑白相间的条纹,而衍射呈彩色条纹
C.光的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的衍射只说明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的干涉和衍射都可看成是两列波或多列波叠加的结果
7.如图1是一竖立的肥皂液薄膜的横截面,关于竖立肥皂液薄膜上产生光的干涉现象的下涉陈述中正确的是( )
A.干涉条纹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薄膜前后两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 的叠加
B.干涉条纹的暗纹是由于上述两列反射波的波谷与
波谷叠加而成
C.用绿色光照射薄膜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黄光
照射时大
D.薄膜上干涉条纹基本上是竖立的
8.用卡尺观察单缝衍射现象,当缝宽由0。1 mm逐渐增大到0。5 mm的过程中( )
A.衍射条纹间距变窄,衍射现象逐渐消失
B.衍射条纹间距离变宽,衍射现象越加显著
C.衍射条纹间距不变,亮度增加
D.衍射条纹间距不变,亮度减小
9.某单色光通过双缝在屏上产生干涉图样,图样暗条纹中一点到双缝的距离差满足(n为整数)( )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0.一直角三棱镜顶角为∠A=30°,一束光垂直AB边入射,从AC边 又射入空气中,偏向角δ=30°,如图20-6所示.则构成此棱镜的物质的折射率为 .
11.一块玻璃三棱镜顶角为α,置于空气中,当光线垂直入射AB面 上时,如图20-7所示,到达AC面后,刚好不存在折射光线,则此玻璃对空气的临界角是
.
12.某同学在做双缝干涉实验中,测得红光的波长为0。75 μm,红光的频率是_____Hz.
13.在一个小电灯和光屏之间,放一个带圆孔的遮光板,在圆孔直径从1 cm左右逐渐变小直到闭合的整个过程中,在屏上依次可看到
、 、 、 几种现象.(选择下列现象,将序号填入空中)
①完全黑暗 ②小孔成像 ③衍射光环 ④圆形亮斑
14.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对一块两面平行的玻璃砖,用“插针法”找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现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做出如20-22所示的四组插针结果. (1)从图上看,肯定把针插错了的同学是
.
(2)从图上看,测量结果准确度最高的同学是
.
三、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5.图20-8所示为一房间的截面图,其中一面墙壁
为AB,在AB墙壁的对面墙上挂着一面平面镜,试
作图说明人在哪个范围内可看到AB墙完整的像.
16.图20-9所示,在方框中有一个位置可以任意放
置的全反射棱镜,其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请
将全反射棱镜的正确位置画在方框中,并完成其中的光路图.
四、计算题(共40分)
17.半径为r、厚度不计的圆形木的中心插一根钉子,如图20-10
所示,漂浮在水面上.调节钉子在木板下方的长度,当水 面下的钉长为h时,在水面上从木板边缘刚好看不到钉尖,求水的折射率.
18.如图20-24所示,M是一块平面镜,位于透明液体之中,
镜面水平向上放置,一细束光竖直向下射来,穿过液体射到平面镜上.现将平面镜绕水平轴转动15°角,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在液体与空气的分界的液面处分成两束,测得这两束光线夹角为
105°,求这种液体的折射率.
19.如图20-25所示,光线从空气斜射入一块两面平行的玻璃砖的一个平面,再从另一平面射出,试证明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并说明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的侧移量.
20.照相机镜头的表面镀一层折射率为1。38的氟化镁的透明材料作为增透膜,对于真空中波长为5 500×10-10 m的光来说,这层薄膜的厚度至少为多少?
高二年(下)第二次月考答案卡
班级
姓名
号数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0
11
12
13
14
三、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5
16
四、计算题(共40分)
17.半径为r、厚度不计的圆形木的中心插一根钉子,如图20-10
所示,漂浮在水面上.调节钉子在木板下方的长度,当水 面下的钉长为h时,在水面上从木板边缘刚好看不到钉尖,求水的折射率.
18.如图20-24所示,M是一块平面镜,位于透明液体之中,
镜面水平向上放置,一细束光竖直向下射来,穿过液体射到平面镜上.现将平面镜绕水平轴转动15°角,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在液体与空气的分界的液面处分成两束,测得这两束光线夹角为
105°,求这种液体的折射率.
19.如图20-25所示,光线从空气斜射入一块两面平行的玻璃砖的一个平面,再从另一平面射出,试证明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并说明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的侧移量.
20.照相机镜头的表面镀一层折射率为1。38的氟化镁的透明材料作为增透膜,对于真空中波长为5 500×10-10 m的光来说,这层薄膜的厚度至少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A 5、D 6、D 7、A 8、A 9、A
三、
15、如图20-28所示.
16、参考图20-29.
四、计算题(共40分)
17、要求射向木板边缘的光线其入射角应恰为光由水射向空气的临界角,据几何关系可知:sinC=sin i =,又根据折射定律有:sinC=1/n
联立上述两式,可解得 n=.
18、.
19、证明:如图20-30所示,设玻璃的折射率为n,玻璃砖的厚度为h,在玻璃的上表面的入射角为i,则光线在F点发生折射时有:n=.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在G点的入射角为i′= r,出射光线的折射角为r′,则光线在G点发生折射时有:
所以有 ,因此 r′= i,即EF∥GH.
出射光相对于入射光的侧移量为:d=FGsin∠GFS.因为FG=,∠GFS= i-r.所以
上式表明,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发生的侧移量大小与玻璃砖的厚度、入射角及玻璃的折射率有关.
20、9。96×10-8
m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附近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