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物理 > 高三下册 > 月考试题 > 正文

:高三物理一月月考试题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5-28
:高三物理一月月考试题
物  理
时量:9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 (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全部答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分别测量两个电池的路端电压和电流,得到如图
所示的a、b两条U-I图线,比较两图线,可得出结论(   )
A.a电池的电动势较小、内阻较大
B.a电池的电动势较大、内阻较大
C.b电池的电动势较大、内阻较小
D.b电池的电动势较小、内阻较大
2、A、B是一条电场在线的两点,若在A点释放一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运动到B,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设A、B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A、EB,电势分别为jA、jB,则(    )
A.EA=EB      B.EAC.jA=jB       D.jA 3、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o-xyz处于匀强磁场中.有一条0.6 米长的直导线沿ox方向通有9A电流,受到的安培力沿oz方向,大小为2.7N,则该磁场可能方向和磁感应强度B的最小值为
A.平行于xoy平面,B=0.5T 
B.平行于xoy平面,B=1.0T
C.平行于yoz平面,B=0.5T 
D.平行于xoz平面,B=1.0T
4、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汽车牵引力的功率保持恒定,所受的阻力不变,行驶10 s速度达到10m/s.那么该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距离:(  )
A、一定大于50m
B、一定小于50m
C、一定等于50m
D、可能等于100m
5、质量为0.8kg的物体在一水平面上运动,如图所示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体受到水平拉力和不受水平拉力作用时的v-t图线, g取10m/s2,以下四种判断正确的是(    )
A.a是物体受到水平拉力作用时的v-t图线
B.b是物体受到水平拉力作用时的v-t图线
C.物体与地面的磨擦因子为0.15
D.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为0.6N
6、一个密闭的绝热容器内,有一个绝热的活塞将它隔成A、B两部分空间,在A、B两部分空间内封有相同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活塞被销钉固定,A部分气体的体积大于B部分气体的体积,温度相同,如图所示,若拔出销钉后,达到平衡时,A、B两部分气体的体积VA与VB的大小,有(   )
A.VA>VB          B.VA=VB
C.VA<VB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7、波速均为v=1.2m/s的甲、乙两列简谐横波都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波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其中P、Q处的质点均处与波峰.关于这两列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这两列波相遇可能发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B.甲波的周期大于乙波的周期
C.甲波中P处质点比M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D.从图示的时刻开始,经过1.0s,P、Q质点通过的路程均为1.2m
8、科学研究表时地球的自转在变慢,四亿年前,地球每年是400天,那时,地球每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1.5h,比现在要快3.5h。据科学家们分析,地球自转变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潮汐时海水与海岸碰撞、与海底摩擦而使能量变成内能;另一个是由于潮汐的作用,地球把部分自转能量传给了月球,使月球的机械能增加了(不考虑对月球自转的影响)。由此判断,与四亿年前相比月球绕地球公转的(    )
A.半径增大     B.速度增大    C.周期增大   D.角速度增大
9、内壁光滑的环形凹槽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根长度为R的轻杆一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甲,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2m的小球乙,将两小球放入凹槽内,小球乙位于凹槽的最低点,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后(  )
A.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机械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机械能
B.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势能
C.甲球可沿凹槽下滑到槽的最低点
D.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一定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
10、一只多用电表有4个欧姆档,分别为×1W、×10W、×100W、×1kW,欧姆档表盘的中间刻度值为“15”。现用它来测量一未知电阻的阻值,先将选择开关置于“×100W”挡处,接着将红表笔和黑表笔接触,发现表针指在“0W”处,然后进行测量,结果发现表针指在欧姆档刻度值为“200”的刻度线附近,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必须换挡并重新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将选择开关改为置于“×10W”挡处
B.必须将选择开关改为置于“×1kW”挡处
C.换挡之后必须重新调零才能进行测量     D.换挡之后不必重新调零就能进行测量
11、一中学生为即将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设计了一个可测定竖直方向加速度的装置,其原理可简化如图所示,连接在竖直弹簧上的重物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连接,该装置在地面上静止时其电压表的指针指在表盘中央的零刻度处,在零刻度的两侧分别标上对应的正、负加速度值。关于这个装置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运行和回收过程中示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飞船在竖直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如果电压表的示数为正,则飞船在竖直减速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仍为正
B.飞船在竖直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如果电压表的示数为正,则飞船在竖直减速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为负
C.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D.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时,电压表的示数所对应的加速度大小约为9.8m/s2
12、从太阳或其它星体上放射出的宇宙射线中含有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若它们在毫无阻挡的情况下到达地球,将对地球上的生命造成巨大危害。下列关于地磁场和上述宇宙射线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地球表面附近,地磁场对带电宇宙射线完全没有阻挡作用
B.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处的地磁场对带电宇宙射线的阻挡作用强弱相同
C.在赤道附近,地磁场将使垂直射向地球表面的带正电的宇宙射线略向西偏
D.在赤道附近,地磁场将使垂直射向地球表面的带正电的宇宙射线略向东偏
二、实验题﹙12分。﹚
13、实验室现有如下器材:
电流表G(满偏电流300mA,内阻100W )
电流表A1(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1W )
电压表V1(量程为2V,内阻约为2000W)
电阻箱R1(阻值范围0~9999W)
电阻箱R2(阻值范围0~999.9W)
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为100W)
滑动变阻器R4(最大阻值为100kW )
电源E(电动势6V,内阻约为0.5W)
单刀单振开关S,导线若干
(1)现需要将电流表G改成3V的电压表,需要选用的电阻箱是______________,其阻值应调节为_______________  与电流表G____________联.
(2)为了测量电压表V1的内阻,要求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所用电表的指针偏转达半偏以上,并能测多组数据,请你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实验电路,在虚线方框中画出电路的原理图(电路原理图中要用题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若你需用到改装后的电压表,则改装后的电压表用V表示.)




(3)电压表V1的内阻RV的计算公式为RV=________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38分。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写出数值的单位。﹚
14、(10分)对于两物体碰撞前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且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过程,可以简化为如下模型:A、B两物体位于光滑水平面上,仅限于沿同一直线运动,当它们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某一定值d时,相互作用力为零;当它们之间的距离小于d时,存在大小恒为F的斥力,设A物体质量m1=1.0kg,开始时静止在直线上某点;B物体质量m2=3.0kg,以速度v0从远处沿该直线向A 运动,如图所示,若F=0.60N,v0=0.20m/s,求:
  (1)相互作用过程中A、B加速度的大小;
  (2)从开始相互作用到A、B间的距离最小时,系统(物体组)动能的减少量;








15、(10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环形塑料管竖直放置, AB为该环的水平直径,且管的内径远小于环的半径,环的AB及以下部分处于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管的内壁光滑。现将一品质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从管中A点由静止释放,已知qE=mg,求
(1)小球释放后,第一次经过最低点D时的速度和对管壁的压力
(2)小球释放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经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的压力之比









16 (14分)有一种测量压力的电子秤,其原理如图所示。E是内阻不计、电动势为6V的电源。R0是一个阻值为400Ω的限流电阻。G是由理想电流表改装成的指针式测力显示器。R是压敏电阻,其阻值可随压力大小变化而改变,其关系如下表所示。C是一个用来保护显示器的电容器。秤台的重力忽略不计。
压力F/N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
电阻R/Ω
300
280
260
240
220
200
180
......
(1)在坐标系中画出电阻R随压力F变化的图线,并归纳出电值R随压力F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2)写出压力与电流的关系式,说明该测力显示器的刻度是否均匀
(3)若电容器的耐压值为5V,该电子秤的量程是多少牛顿?







17.(14分)如图所示的区域中,左边为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右边是一个电场强度大小未知的匀强电场,其方向平行于OC且垂直于磁场方向,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P孔以初速度v0沿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中,初速度方向与边界线的夹角θ=60°,粒子恰好从C孔垂直于OC射入匀强电场,最后打在Q点,已知OQ=2OC,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粒子从P运动到Q所用的时间t;
(2)电场强度E的大小;
(3)粒子到达Q点的动能EkQ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AD
AC
A
BC
A
C
AC
AD
BC
AD
D
二、实验题﹙12分﹚
13、
(1)__ R1___,(2′)   9900W_ (2′)  串__联. (2′)
(2)   





                             (3′)
(3)RV=U1R2/(U-U1)                   (3′)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U1是电压表V1 的读数 ‘
R2 是电阻箱R2的读数  
U是电压表V 的读数 

三、计算题
14 解:(1)
(4′)
(2)两者速度相同时,距离最近,由动量守恒
  (6′)


15    (1) A至D点, 由动能定理

  

16 、(图略)              (2′)
  



17(14′)
高三物理一月月考试题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2020届高三物理第四次月考试题
下一篇: 高三理综物理部分第二次月考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