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物理 > 高三上册 > 期中试题 > 正文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11-04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三物理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3小题39分。下列各题中都有一个或几个答案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选全对的得3分,对而不全的得2分,选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
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  )
  A.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该点曲线的切线方向
  B.在任意时间内位移的大小总是大于路程
   C.如果速度大小不变,其加速度为零
  D.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必不在一直线上
2.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设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的速率平方成正比,则从物体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过程中,物体加速度(   )
 A.一直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一直变小
3.如图l所示,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斜向右上方的拉力F的作用后,沿水平面向右加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所受的拉力F和地面给它的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是(   )
A.斜向右上方   B.竖直向下
C.斜向左上方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4.物体A的质量为l kg、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从t=0开始物体以一定初速度v0向右滑行的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IN的作用,则能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l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图2中的哪一个? (取向右为正方向,g=10m/s2)(  )
5.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斜面,恰好到达最高点。已知冲到斜面中点处所用时间为1S,则全程所需时间约为(   )
 A.1.4s  B.2s  C.2.4s D.3.4s
6.图3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作匀加速运动的v-t 图线,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物体的出发点的关系是(   )
 A.A在B前2m处     B.A在B前6m处
 C.B在A前6m处     D.从同一地点出发
7.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如果从抛出到某时刻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
B.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C.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D.小球运动的时间为2v0/g
8.一颗在地球赤道上空绕地球运转的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为h ,已知地球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这颗卫星运转的速度大小是(   )
  A.  B.  C.  D.
9.如图4所示,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盒子A,A盒用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与B盒相连。B盒内放着一个质量也为m的物体。如果把这个物体改放在A盒内,则系统的加速度为原来的一半且方向相反,若不计一切摩擦,则B盒的质量为(   )
  A.   B. m   C.  D.
lO.如图5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有一个物体A静止子上面,现用一竖直向下的外力F作用于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F增大时,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增大
B.当F增大时,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可能保持不变
C.当F增大到某一值时,物体可能沿斜面下滑
D.不管F怎样增大,物体A总保持静止
11.一个小物块从斜面低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后又返回到斜面底端。已知小物块的初动能为E0,它返回斜面底端的速度为v,动能为E,全程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若小球以2E0的初动能冲上斜面后又返回到斜面底端,则有(  )
A.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   B.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
 C.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2E    D.全程克服摩擦力做功为2W
12.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关系如图6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   )


A.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4W
B.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
C.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
D.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
13.如图7,卷扬机的绳索通过定滑轮用力F拉位于粗糙斜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动。在拉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箱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
 B.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
 C.木箱增加的动能等于F对木箱做的功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差
D.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二、计算题(5小题共6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9分)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匀加速滑下,头2S内位移为Sl,最后2S内位移为S2,已知S2一Sl =8m,Sl∶S2=1:2,求斜面长。
l5.(11分)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据专家介绍,“嫦娥一号”卫星在发射升空后先围绕着地球转几圈,第一个阶段是用48小时在A椭圆轨道上绕3圈,第二阶段是在B椭圆轨道绕1圈,在第三个阶段是在C椭圆轨道上绕1圈,经地月转移轨道D和环月椭圆轨道E、F之后,最终进入经月球南北两极、距月面200km高的圆形极月轨道H,如图8所示。
(1)若C椭圆轨道的半长轴RC是A椭圆轨道的半长轴RA的倍,求卫星在C轨道上的周期?
(2)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1.6 m/s2,月球的半径约为1800km,求卫星在H轨道上的周期?(取=2.25)
l6.(12分)如图9(甲)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圆形轨道半径R=0.1 m,一质量为m=l×10-3kg的小球,可在内壁滑动。现在最低点处给小球一个水平初速度v0,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逆时针做圆周运动,已知小球始终受到一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方向沿径向指向圆心的力作用,即T=k·v,其中k为常量。图(乙)是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速率v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丙)是小球所受轨道的弹力F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已知小球能有两次到达圆形轨道的最高点。结合图像所给数据,g取10m/s2,求:(1)常量k的值;(2)小球从开始运动至图9(乙)中速度为2m/s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小球做的功。

17.(14分)如图10所示,地面有一固定滑块,滑块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是光滑的,圆弧轨道半径为R,圆弧轨道最低点B与水平轨道BC相切,BC的长度L=10R,BC距地面高度为R,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点正上方某处无初速下落,恰好落入小车圆弧轨道滑动,然后沿水平轨道末端C处滑出,落到地面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已知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是物块重力的7倍,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物块落入圆弧轨道时的能量损失。求:
(1)物块开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轨道BC的竖直高度H是圆弧半径的几倍?
(2)物块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g=10m/s2)
18.(15分)如图11所示,光滑球放在木板的V形槽中,它与槽左、右边的接触点分别为P点与Q点,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O.1,一根绳子一端固定在木板右端,另一端能过定滑轮用恒力F拉着,已知木板质量M=10kg,球质量m=3kg,球心O与P点、Q点的连线与水平面夹角均为α=53°,其它各种摩擦及绳、滑轮的质量均不计,(已知sin53°=0.8,cos53°=0.6,g=10m/s2)求:
 (1)当光滑球与木板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拉力F多大?这时接触点P、Q对球支持力分别多大?
 (2)拉力F满足什么条件时,球不会从槽中滚出?
 (3)当拉力F=26N时,接触点P、Q对球的支持力分别多大?



























高三物理试卷参考解答
一、不定项选择题(13×3分=39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l3
选项
AD
D
A
C
D
C
D
BCD
A
D
BCD
BD
AD
二、计算题(5小题共61分)
14、(9分)
解:根据S2-S1=8m,S1∶S2=1∶2,解得S1=8m,S2=16m
又 S1= 解得a=4m/s2
设斜面长为S,从上滑到下总时间为t,则:S-S2=,S=,
联立解得S=18m
l5、(8分)
解:(1)设卫星在A、C椭圆轨道上的周期分别为TA和TC
则TA= 48小时/3=16小时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又:RC=RA
联立可得TC=48小时
(2)设月球质量为M,卫星质量为m,H轨道上卫星的周期为TH ,
已知g0=1.6m/s 2,h=200km,R0=1800km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质量m′的物体在月球表面有: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TH=7.85×103 s
16、(9分)
解:(1)由图可知:在t2时,mg+kv =  代入数据得k=1.5×1O-2N·s/m 
(2)根据圆周运动公式及牛顿第二定律得: F一mg+kv0=
  代入数据得:v0=3.5m/s
  由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得
17、(9分)  .
解:(1)设物体的质量为m,在B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且NB =7mg
  从最高点到B,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联立可得H=3R
(2)如图1所示落地时竖直分速度  
物体在C点的速度vC=vycot45°
从最高点到C点根据动能定理,有:
  联立得:μ=0.2

18、(12分) 
解:(1)对球和木板整体,由平衡条件得:
  F=μ(M+m)g=l3 N
  对球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由平衡条件得:
  FQcos53°=Fpcos53°  (FP+FQ)sin53°=mg
  联立解得:FP+FQ=18.75N
  (2)球与木板向右加速,球恰好不会从槽中滚出,FQ=0,
设球和木板整体加速度为a,则有:mgtan37°=ma  
对球和木板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μ(M+m)g=(M+m) a
  联立解得:F1 =ll0.5N
  所以当F≤110.5N 球不会从槽中滚出。
  (3)当F2=26N<110> F2-μ(M+m)g=(M+m)a'
对球受力如图3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P'-FQ') cos53°=ma'
竖直方向平衡,得(FP'+FQ')sin53°-mg=0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FP'=21.25N  FQ'=16.25N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
下一篇: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五校联考试题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