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综合
第一卷(请把答案填入第二卷的表格中)
一、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从1984年我国第一颗试验同步卫星发射成功到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行,我国的航天事业实现了两次质的飞跃。神舟五号历经21 小时27分37秒,绕地球运行14圈后安全着陆。则,运行时神舟五号与同步卫星相比:
A.神舟五号比同步卫星的加速度小 B.神舟五号比同步卫星的速度小
C.神舟五号比同步卫星离地高度大 D.神舟五号比同步卫星角速度大
2、。在实验室可以做“声波碎杯”的实验.用手指轻弹一只酒杯,可以听到清脆的声音,测得这声音的频率为500HZ.将这只酒杯放在两只大功率的声波发生器之间,操作人员通过调整其发出的声波,就能使酒杯碎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操作人员一定是把声波发生器的功率调到很大
B.操作人员一定是使声波发生器发出了频率很高的超声波
C.操作人员一定是同时增大了声波发生器发出声波的频率和功率
D.操作人员只须将声波发生器发出的声波频率调到500Hz
3、关于小孩荡秋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的孩子荡秋千时摆动的频率越大
B.秋千到达最低点时,孩子会有失重的感觉
C.拉绳被磨损了的秋千,每当摆到最高点时拉绳最容易断裂
D.要想越荡越高,应该在摆到最高点时站立起来,提高重心增加势能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贴着天花板沿水平方向向右加速运动,若力F与水平面夹角为θ,物体与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 )
A. B.
C. D.
5.某质点同时受到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个恒力作用而平衡,某时刻突然撤去其中一个力,以后这物体将
( )
①可能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②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
③其轨迹可能为抛物线
④可能作匀速圆周运动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如图,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
A.分子从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从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a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的势能一直减少
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的势能一直增加
二、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选不全的得2分
7.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F1 = 10N , F2 = 2 N 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F1、F2和摩擦力三个力的合力为零
B。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仍为零
C。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10N,方向向左
D。若撤去F2,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不可能为零
8.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 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S ,它在中间位置
S / 2 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 t /2 的速度为V2,则 V1 和 V2 的关系为
A。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有V1 >V2
B。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有V1 > V2
C。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 有V1 = V2
D。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有V1 < V2
9.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M点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的初速度为v0,最后小球落在斜面上的N点,则�
A.可求M、N之间的距离�
B.可求小球落到N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C.可求小球平抛运动过程动量的变化�
D.可以断定,当小球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时,小球与斜面间的距离最大
10、质量为m的均匀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块左右两侧各有一位拿着完全相同步枪和子弹的射击手。 首先左侧射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1,然后右侧射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2,如图所示。设子弹均未射穿木块,且两颗子弹与木块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均相同。 当两颗子弹均相对于木块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木块静止,d1=d2
B.木块向左运动,d1
C.木块静止,d1<d2
D.木块向左运动,d1=d2
11.我国于1986年2月1日成功发射了一颗地球同步卫星,于1999年12月20日又成功发射了“神舟号”试验飞船,飞船的太空中飞行了21h,环绕地球运动了14圈,又顺利返回地面,假设卫星和飞船都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卫星与飞船在各自轨道上运行时 ( )
①卫星运行周期比飞船大
②卫星运动速度比飞船大
③卫星运动的加速度比飞船小 ④卫星离地面高度比飞船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
12.如图所示,两个内壁光滑、半径不同的半球形碗,放在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上,使两碗口处于同一水平面。将质量相同的两小球(小球半径远小于碗的半径)分别从两个碗的边缘由静止释放,当两球分别通过碗的最低点时
A。两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B。两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相等
C。两小球的动能相等
D。两小球动量大小不相等
一、选择题(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本题共2题.第11(1)题和12(3)两小题每题4分,其余每空2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 10 分)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位移一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l、2、3、4、5所示.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
回答下列提问:
(1)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____ 、 .
(2)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___ 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 .
(3)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_____ 运动,最后“小纸杯”做
运动.
(4)比较图(b)中的图线
l和图线5,指出在1。0~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s)
下落距离(m)
0。0
0。000
0。4
0。036
0。8
0。469
1。2
0。957
1。6
1。447
2.O
X
12(10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P是光滑水平面,A是质量为M的带夹子的已知质量金属块,Q是待测质量的物体(可以被A上的夹子固定).已知该装置的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数量级为100s),其中m是振子的质量,K是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的常数.
(1)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提供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
(2)
写出所需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并简要地写出测量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
(3)
用所测物理量和已知物理量求解待测物体质量的计算式为m=
;
(4)
如果这种装置与天平都在太空站中使用,则( )
A.天平仍可以用来测质量,这种装置不能用来测质量
B.这种装置仍可以用来测质量, 天平不能用来测质量
C.这种装置和天平都可以用来测质量
D.这种装置和天平都不能用来测质量
三、本题共6小题,满分9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4分)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半径R,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r,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周期T1,地球的自转的周期T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估算地球质量M的方法:同步卫星绕地心作圆周运动,由
。
(1)请判断上面的结果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和结果。
(2)请根据已知条件再提出两种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法并解得结果。
14.(14分)如图所示,斜面倾角θ=30 °,另一边与地面垂直,高为H,斜面顶点有一定滑轮,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通过轻而软的细绳连结并跨过定滑轮,开始时两物块都位于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H
/2的位置上,释放两物块后,A沿斜面无摩擦地上滑,B沿斜面的竖直边下落,若物块A恰好能达到斜面的顶点,试求m1和m2的比值。(滑轮质量、半径及摩擦均可忽略)�
15、(14分)质量m=10g的子弹,水平射入静止悬挂着的质量M=0。99kg的沙袋内,沙袋摆过α=60°角,悬绳长L=1m,不计沙袋大小.
(1)求:沙袋再次摆回最低位置时,悬绳对沙袋的拉力;
(2)若子弹射入沙袋时产生的内能有80%为子弹所吸收,子弹的比热c=495J/kg·℃, 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问子弹的温度升高多少度?
16。(15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3/4圆弧形光轨道半径为R,A端与圆心O等高,AD为水平面,B点在O的正上方,一个小球在A点正上方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至A点进入圆轨道并恰能到达B点。求:
⑴释放点距A点的竖直高度;
⑵落点C与A点的水平距离.
17、(15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1。6m,质量为M=3kg的木块(厚度不计),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和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g取10m/s2)
(1)为使小物体不掉下去,F不能超过多少?
(2)如果拉力F=10N恒定不变,求小物体所能获得的最大动能?
(3)如果拉力F=10N,要使小物体从木板上掉下去,拉力F作用的时间至少为多少?
18.(16分)如图所示为火车站装载货物的原理示意图,设AB段是距水平传送带装置高为H=5m的光滑斜面,水平段BC使用水平传送带装置,BC长L=8m,与货物包的摩擦系数为μ=0。6,皮带轮的半径为R=0。2m,上部距车厢底水平面的高度h=0。45m.设货物由静止开始从A点下滑,经过B点的拐角处无机械能损失.通过调整皮带轮(不打滑)的转动角速度ω可使货物经C点抛出后落在车厢上的不同位置,取g=10m/s2,求:
(1)当皮带轮静止时,货物包在车厢内的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
(2)当皮带轮以角速度ω=20 rad/s匀速转动时,包在车厢内的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
(3)试推导并画出货物包在车厢内的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S随皮带轮角速度ω变化关系的S—ω图象;(设皮带轮顺时方针方向转动时,角速度ω取正值,水平距离向右取正.
高三物理力学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D
D
A
B
AB
ABC
ABD
BC
AD
AD
二、本题共2题.第11(1)题和12(3)两小题每题4分,其余每空2分,共20分.
12
( 8 分 )
(1)作出假设、搜集证据 ………………………………………
2 分
(2)匀速运动,1。937 …………………………………………… 2 分
(3)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匀速运动 ………………… 2 分
(4)图线1反映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图线5反映速度随时间继续增大
(或图线1反映纸杯做匀速运动,图线5反映纸杯依然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2 分三.13 (12分)
解 …………………………… 2 分
由 F – μmg = ma ………………………………
2 分
得 μ= …………… 2 分
设 水平拉力F作用一段距离s'后撤去,直至物体最终停止的全过程
由 动能定理 F s'-μmg = ΔEK = 0 ……………2分
得 s'= …………… 2分
根据
s'= 得 = ……… 2分
( 其它解法参考给分 )
12、(1)秒表;(2)①不放Q时用秒表测出振子振动20次的时间t1;②将Q固定在A上,用秒表测出振子振动20次的时间t2(或者测出振子的周期T2)(此两步中,明确写出只测振动一次的时间的最多只得3分)(3)或;(4)B
13 (14分)
解(1)上面的结果是错误的,地球半径R在计算过程中不能忽略。… 2分
正确的解法和结果:………4分
(2)请根据已知条件再提出两种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法并解得结果。
方法一:对月球绕地作圆周运动,
……………………4分
方法二:在地球表面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4分
14.(14分)
解 B下落过程中,对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2g = m1gsinθ + (m1+m2)v2�……4分
以后对A上升至顶点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m1v2 = m1g
(-Hsinθ)�……………… 4分
所以 =�……………………… 6分
15、(1)沙袋摆回最低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M+m)v2=(M+m)gL(1-cosθ) (3分)
沙袋摆回最低点时 T-(M+m)g=(M+m) ( 3分)
T=2(M+m)g=20N
(1分)
v==m/s
(1分)
(2)子弹射入沙袋过程中mv0=(M+m)
v
( 3分)
Q=m v2—(M+m)v2
( 2分)
80%
Q=cmΔt
(2分)
Δt=800C
(1分)
16、(1)释放点到A高度hOA,则
mg (hOA—R)=m vB2 ( 3分)
恰能通过最高点B时 mg=m
( 3分)
hOA=1。5R
(1分)
(2)由B到C平抛运动 R=gt2
( 3分)
soc=vt
( 3分)
sAc= soc—R=(—1)R (2分)
17、(18分)(1)F=(M+m)a
…………(1分)
μmg=ma …………(1分)
F=μ(M+m)g=0。1×(3+1)×10N=4N …………(1分)
(2)小物体的加速度
木板的加速度
解得物体滑过木板所用时间
物体离开木板时的速度
(3)若F作用时间最短,则物体离开木板时与木板速度相同。设F作用的最短时间为t1,物体在木板上滑行的时间为t,物体离开木板时与木板的速度为V
18.解: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所以货物在B点的速度为V0=10m/s (1分)
(1)货物从B到C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 (1分)
设到达C点速度为VC,则:,所以:VC=2 m/s
(1分)
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
(1分)
(2)皮带速度 V皮=ω·R=4 m/s, (1分)
同(1)的论证可知:货物先减速后匀速,从C点抛出的速度为VC=4
m/s,(1分)
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
(1分)
(3)①皮带轮逆时针方向转动,无论角速度为多大,货物从B到C均做匀减速运动:在C点的速度为VC=2m/s,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S=0。6(m) (2分)
②皮带轮顺时针方向转动时:
Ⅰ、若0≤V皮≤2 m/s,即0≤ω≤10 rad/s时,货物从B到C匀减速运动,S=0。6(m)(1分)
Ⅱ、若2 m/s<V皮<10 m/s,即10<ω<50 rad/s时,货物从B到C先减速再匀速运动:
VC=ω·R. 若V皮=10 m/s即ω=50 rad/s时,货物从B到C匀速运动
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S=ω·R=0。06ω
(1分)
Ⅲ、因为若货物一直加速时,,货物在C点时的速度:VC=14
m/s, (1分)
若10 m/s<V皮<14 m/s即50<ω<70 rad/s时,货物从B到C先加速再匀速,所以:VC=ω·R
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S=ω·R=0。06ω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