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指导与练习:诗歌鉴赏的实践——关于答题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诗歌鉴赏的实践——关于答题
二。 教学重、难点:
(一)方法点拨
可概括为: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
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确高考要求,了解诗词鉴赏的角度。
先弄清写了什么?
1。 写了什么内容?
这里内容可以是作者的某种感情,如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也可以是作者对生命、社会、生活的某种见解。
2。 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
善于利用暗示:不遗漏任何信息
(1)诗题(统摄全诗,或含有感情基调,或总括诗歌内容,或点明创作缘起及创作背景<如诗歌创作的时令、时间地点、作者境遇、社会背景等>)
(2)作者(朝代、流派、个人际遇、思想倾向等)
(3)诗歌(融情体物,通过想象建立画面)
(4)注释(提示诗歌创作背景,或含有诗歌中难解词的解释)
(5)题干(提示答题角度,给出答题的思维方法或思考方向)
① 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XX江苏卷)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3)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答: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附近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