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8 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一、选择题
1、(2012·新课标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 。 。 , 。 。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解析】选D。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标点提示,先分组,很容易解决。第⑥句、第①句和第②句一组,第③句、第⑤句和第④句一组,答案很容易得出来。
2、(2012·辽宁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过去的儿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只要把种种的死知识、死教训装入他头脑中,就以为满足。 , , , ; 。 。儿童自由的读物,实在极少。我们出版这个《儿童世界》的宗旨就在于弥补这个缺憾。
①教师教一课,他们就读一课
②刻板庄严的教科书,就是儿童的唯一读物
③我们虽知道之前的不对
④然而小学校里的教育仍旧不能十分吸引儿童的兴趣
⑤而且各种教育,仍旧是被动的,不是自动的
⑥也想尽办法去启发儿童的兴趣
A、③⑥④②⑤① B、③⑥④⑤②①
C、①③⑥④⑤② D、①③⑤⑥④②
【解题指南】
如何解答语言连贯题
所谓“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使语言连贯,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保持统一的话题。叙述一件事情,或者说明一个道理,要保持话题的前后一致。每一个句子要围绕统一的话题,使句子的话题与语段的话题一致。话题前后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首要条件。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不要轻易改换主语。
二、安排合理的句序。说话也好,写作也好,说明一个意思,描述一个对象,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安排,只有这样,语言才能连贯。最基本的句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理顺序等。
三、语境要和谐一致。这主要是指描写性的文字。人们描绘出的景物或繁荣或荒凉,或热闹或冷清,或欣欣向荣或萧索肃杀;作者渗透于其中的感情或喜或悲,或爱或憎,或褒或贬。这种景物融合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意境,必须和谐一致,句子才能连贯。
四、句式要协调一致。语言中常有些排比句、对偶句,这要求结构上的统一,破坏了这种统一,也就失去了连贯性。此外,用主动句还是被动句,用陈述句还是疑问句,用整句还是散句,用长句还是短句,合起来说还是分开来说,等等,也常常涉及连贯问题。
五、要注意前后照应。所谓前后照应,是指语段中的信息前后吻合,彼此呼应,在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解析】选B。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题目给出的语境是《儿童世界》的出版背景,重点陈述的是注入式教育的弊端,儿童读物的匮乏。语段开头的句子陈述的是什么是“注入式教育”,所以第③句对注入式教育的评价应放在第一空,由此可排除C、D两项;A和B的区别在于②和⑤的先后顺序,第①句陈述儿童读物的贫乏,所以放在第①句前面的应是第②句。由此可知答案应是B项。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