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正文

:高考语文真题考点自然与社科类阅读解析教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8-10
:

考点15 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阅读

1、(2012·大纲版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是这个缘故。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读《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作注了。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是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浣徙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以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李白《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白居易有《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所以移徙这段漕路,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绘的“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过去有些注家以为“无由达江浒”是由于运载石头的缘故。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而不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只要不超过吃水量,运什么都一样可行。其所以“无由达江浒”,只是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已。这里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一变迁作证,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条证据。

(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

(1)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

B、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

C、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作注解才行。

D、扬子县位于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扬子津。

【解析】选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根据文中的信息“正是这个缘故”,“这个”是指“是江边的津渡了”,可知两者都是长江上有名的渡口。符合文意。B项,根据文中的信息“不为人所知晓”,可知瓜洲取代了扬子津。符合文意。C项,根据文中的信息“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作注了”,选项中胡三省“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曲解文意。D项,根据文中的信息“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符合文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B、齐浣迁官润州以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移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

C、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

D、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用船运到江浒。其实用船运石头和运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

【解析】选A。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A项,根据文中信息“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选项中“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与原文不符。B项,根据文中信息“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可知本选项符合文意。C项,根据文中信息“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本选项符合文意。D项,根据文中信息“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本选项符合文意。

高考语文真题考点自然与社科类阅读解析教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