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人均森林面积少且不合理开发利用和乱砍滥伐,
草原: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典例解析:
例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变成蓝色的那部分叶片切下一细条,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内变蓝的部位是( )
A .上、下表皮 B. 导管
C. 叶肉 D.叶脉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在叶片中,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所以光合作用形成的淀粉最初主要积累在叶肉细胞中,这就可以用淀粉遇碘变蓝来检验。了解这点后,用显微镜观察时,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寻找目标了。
答案:C
例2、夏天的中午,光合作用不强,其原因是( )
A .叶片萎缩
B. 叶蒸发水分过多
C. 叶绿素被破坏
D.气孔关闭
解析:夏日的中午,由于阳光过强使气孔关闭,这就使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大大减少,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点评:光合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变化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很多,如:光照的强度和时间、温度、二氧化碳、水分等。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既是多方面的又是综合地起作用,在考虑某一种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还要注意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答案:D
例3、植物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在夜晚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其原因是( )
A .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停止
B. 光合作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夜间进行
C. 叶片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白天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夜间不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照的时候才能进行,所以,夜间不进行光合作用,而呼吸作用时刻都在进行着。白天阳光充足时,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于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远不够光合作用利用,植物还要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到了夜间,光合作用停止后,植物的呼吸作用才表现出来: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答案:D
例4、为了提高温室内作物的产量,温室内温度应控制为( )
A、白天高,晚上低
B、白天低,晚上高
C、白天、晚上都高
D、白天、晚上都低
解析:光合作用是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就积累。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与温度有关,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旺盛,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微弱,分解的有机物少,结果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就多。
答案:A
基础训练:
光
(叶绿体)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所以,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3、植物体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各项生命活动,一部分转化成热量散失。
4、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是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
5、皂荚树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储存能量过程叫( A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扩散作用
6、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C )
A、二氧化碳 B、水
C、高温 D、光
7、韭黄叶片呈黄白色的原因是( D )
A.温度不足
B.水分不足
C.肥料不足
D.光照不足
8、有位同学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分别于清晨、正午、傍晚三个时间从同一棵绿色植物上摘取一片绿叶,将它们进行脱色、漂洗、碘液染色,其中染色最深的是(B )
A、清晨的叶
B、傍晚的叶
C、正午的叶
D、都一样
9、鱼缸中常常放进一些新鲜的水草,其作用是( C )
A、营造鱼的生活环境
B、增加鱼缸中的食物
C、增加鱼缸中的氧气
D、增加鱼缸中的二氧化碳
10、某学校的生物课外小组开展大白菜丰产实验,每棵重约4Kg。请问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C )
A .土壤中的无机盐
B. 土壤中的有机物
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
D. 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11、从“狼吃羊,羊吃草”这一事实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A )
A、光
B、草
C、羊 D、狼
12、夏日中午12时,由于阳光过强,使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原因是( B )
A、吸收不到氧气
B、吸收不到二氧化碳
C、吸收不到水 D、释放不了氧气
13、农业上对农作物进行合理密植主要是为了( D )
A .提高作物对水分的吸收 B. 提高作物对土壤中肥料的利用率
C. 提高作物的蒸腾作用 D. 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14、(2005·遂宁中考)蔬菜和水果堆放久了,会引起发热的原因是(B )
A、光合作用放出热量 B、呼吸作用放出热量
C、蒸腾作用放出热量 D、空气不流通引起发热
15. 大自然是我们绝好的课堂。当你和同学们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C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滕作用 D.蒸滕作用和运输作
16.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原因是( D )。
A.缺少肥力,妨碍光合作用
B.缺少水分、妨碍光合作用
C.缺少二氧化碳,妨碍根的呼吸作用 D.缺少氧,妨碍根的呼吸作用
17、粮库中为了将储存的粮食保持更长的时间,可采取以下条件中的哪一项( C )
A、低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B、高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C、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低温、潮湿、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8.除下列哪项外,其余现象均表明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D )。
A.走进贮存蔬菜的地窖,手中蜡烛的火焰变微弱
B.潮湿种子堆周围的空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潮湿的种子堆散发出热气
D.堆放的白菜散发出霉气
19、在光下绿色植物呼吸作用不显著的原因是(C
)
A、光合作用强,消耗的氧气多 B、呼吸作用不进行
C、光合作用强,消耗二氧化碳多 D、呼吸作用减弱
I
乙
甲
II
D、II是呼吸作用,乙是糖类和氧气, I是光合作用
21.能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作用的是 ( A )
A 光合作用 B 蒸腾作用 C 呼吸作用 D 吸收作用
22、下列不属于热带雨林地区所具有的特征是 ( D )
A 、终年高温多雨
B、植物种类丰富
C、 全年都有植物开花 D、冬季叶片凋落
23、“退耕还林”的根本目的是 ( C )
A 、发展旅游事业
B、发展畜牧业生产
C、 改善生态环境
D、增加木材产量
24、近年来北方地区沙尘暴频繁发生,其主要原因是( D )
A 、自然灾害
B、北方寒流入侵
C、频繁的地壳运动 D、过度放牧破坏生态环境
25、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 C )
A、3月5日
B、3月8日
C、3月12日
D、4月5日
26、填写下表:
(1)
在0—3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强度明显加强,幼苗呼吸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36℃左右。
(2)
根据呼吸作用的原理,我们在储藏新鲜瓜果、蔬菜时,应储藏在较低的温度下,这样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其原因是低温抑制呼吸作用。
33、叶片的主脉被切断(如甲图),另一叶片上贴锡箔纸C(如乙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后,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A部是深蓝色,B部是浅蓝色,锡箔C 的位置不显蓝色,以上实验证明了什么?( C
)
(图28)
A .光合作用需要水和二氧化碳
B.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和阳光
C. 光合作用需要水和阳光
D. 光合作用需要水和叶绿素
34、右图是一个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先将这个装置放在暗室中24小时,然后移到阳光下。瓶内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瓶口封闭。
(图32)
(1)数小时后摘下瓶内的叶片,经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则叶片颜色无变化,证明叶中无淀粉,说明没有二氧化碳不能合成淀粉。
(2)摘下瓶外叶片一片,经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则叶片颜色变蓝,说明叶片在正常情况下能合成淀粉。
(3)瓶内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4)将盆栽植物先放在在暗处24小时的作用是让叶片本身已有的淀粉运走、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