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南米北面”的传统饮食习惯,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
A.地域性 B.周期性 C.商品性 D.市场性
2.大城市周围形成了“菜篮子工程”和“乳畜场”,影响其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好 B.政策措施 C.市场需要 D.土壤肥力高
3.泰国的平原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美国的中部平原、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
A.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
D.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下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回答4~5题:

4.上图农业生产投入中,人类活动对自然因素改造比较明显的是( )
A.农业机械、化肥、农药 B.饲料加工、科学技术
C.灌溉水源、大棚
D.优良品种、城市
5.本地区由小麦种植改为蔬菜种植,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市场的变化 B.国家政策的变化 C.交通运输的变化 D.科技的发展14.我6.我国两个大型钢铁公司——鞍钢和宝钢相比,其区位的显著不同点是( )
A.宝钢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而鞍钢没有
B.宝钢有发达的水陆交通运输条件,而鞍钢没有
C.鞍钢附近有钢铁工业所需的原料铁和燃料煤,而宝钢没有
D.鞍钢附近劳动力充足,而宝钢附近不够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