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1
一、单项选择题
1. 地壳中质量分数最高的两种化学元素( )
A. 氧和铁
B. 氧和硅
C. 硅和铁 D. 铁和铝
2. 下列四种地壳物质的组成排列中,正确的是( )
A. 地壳→矿物→化学元素→岩石
B. 矿物→岩石→地壳→化学元素
C. 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
D. 地壳→化学元素→岩石→矿物
3. 岩石圈包括( )
A. 组成地壳的岩石
B.
地壳和地幔顶部
C. 地壳和地幔的大部
D. 地壳和岩浆
4. 软流层是岩浆的重要发源地,它存在于( )
A. 地壳的下部
B.上地幔的上部
C.下地幔的下部
D. 地核内部
5. 关于地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层叫硅铝层,是一个连续的圈层
B.上层叫硅镁层,是一个不连续的圈层
C.上层叫硅铝层,是一个不连续的圈层
D.上层叫硅镁层,是一个连续的圈层
6. 下列几种岩石中可能含有化石能够记录地球历史的岩石是 ( )
① 石灰岩 ② 花岗岩 ③
玄武岩
④ 大理岩
⑤ 板岩 ⑥ 页岩 ⑦ 砂岩 ⑧ 砾岩
A. ① ⑥ ⑦ ⑧ B.② ④ ⑥ ⑧
C. ③ ④ ⑤ ⑥ D. ① ③ ⑤ ⑦
7. 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B. 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
C. 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和缓
D.
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8. 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
A.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大西洋逐渐加宽
B.夏威夷群岛的形成
C.广西桂林石灰岩洞的形成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9. 黄河是世界是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大量的沙土,被黄河带到渤海,可是在几千
年来,渤海的形状一直未变。这是因为( )
A. 黄河泥沙都被海波冲到更深的大洋
C. 渤海沿岸的人类抽沙的活动多
B. 黄河的水土流失得到了彻底的治理
D. 渤海地壳同时在下沉
10. 在南极洲发现巨大的煤层,在非洲和印度发现古冰川的痕迹,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是南极洲有耐寒的森林,非洲和印度气温很低
B.是板块张裂的结果
C.是板块碰撞的结果
D.是板块漂移的结果
11.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太平洋西部边缘深海沟的形成是由于( )
A. 两个大洋板块碰撞形成
B. 两个大陆扳块碰撞形成
C. 两个板块张裂形成
D.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
12. 下列地貌单元,位于板块消亡边界的是( )
A.
东非大裂谷
B. 塔里木盆地 C. 日本群岛
D. 冰岛
13.关于背斜和向斜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
A.背斜槽部因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B.背斜顶部因受张裂,物质易受侵蚀,常形成山谷
C.向斜槽部因受张裂,物质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D.向斜顶部因受挤压,物质易被侵蚀,常形成山谷
14.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原因是( )
A. 流水搬运作用 B. 风力沉积作用
C. 流水侵蚀作用 D.
流水沉积作用
读下列四幅地貌景观图,判断15--16题:
15. 因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是( )
A. ① ②
B. ③ ④
C. ② ③ D. ①
④
16. 主要分布在干燥地区的是( )
A. ③ ④
B. ① ③
C. ② ③ D. ①
④
17. 关于地貌或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喜马拉雅山、庐山、泰山等是内力作用使岩层褶皱隆起形成的
B. 流水作用使黄土高原的黄土层深厚广大
C. 岩石断裂形成的向斜构造有利于存储地下水
D.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18. 关于地质构造对人类活动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含石油、天然气的岩层,向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B. 背斜谷地利于储存地下水,形成自流水盆地
C. 断层附近岩层破碎利于隧道工程建设
D. 水库建设应该避开断层带
19. 关于水循环的正确说法 ( )
A. 除海陆间大循环以外,在陆地和海洋也分别进行着循环
B. 地球上只有海陆间循环
C. 陆地上水体的水量主要通过陆地循环来补充
D. 自然界中水循环不止,因此,水资源是无限的,永远不会枯竭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回答20--22题。
20.有学者将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质型缺水,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造成
的水资源短缺称为资源型缺水。下列城市中,资源型缺水严重的是( )
A.青岛 B.杭州 C.广州 D.南宁
21.我国目前重点治理的“三湖”(江苏太湖、安徽巢湖、云南滇池)属于典型水质型缺
水。这三个湖泊污染主要是( )
A.工业排放的污水 B.农村农药的排放
C.石油污染 D.水体富营养化突出
22.下列不属于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三个湖泊周围地区人口众多,且都邻近大城市,污染物排放多
B.三个湖泊水体相对封闭,水流速度均较缓慢
C.为了保持足够的水量,建造大量水利工程以储蓄水量,致使水流速度更为缓慢
D.周围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利用量大
23.
对我国河流汛期同河流补给来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全年流量稳定
B. 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汛最明显
C. 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常形成秋汛
D.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秋
24. 下列物质的运动属于顺时针方向的是( )
①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运动 ②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
③ 南半球热带和副热带海区的大洋环流 ④ 在地面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③ ④ D.
① ④
25. 正确反映南半球寒流流径海区等温线的图示是( )
26. 根据甲乙两幅等温线分布图,判断其中正确的说法( )
① 甲图表示南半球寒流
② 乙图表示南半球暖流
③ 若甲图为大西洋西部海域,则箭头表示本格拉寒流
④ 若乙图为太平洋西部海域,则箭头表示日本暖流
A.① ②
B. ② ③
C. ③ ④ D.
① ④
27.
右图中①洋流是( )
A.秘鲁寒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南赤道暖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
28. 假如有人在美国洛杉矶海滩拾到上海少先队员在东海放出的漂流瓶,那么该漂流瓶
借助下列那组洋流而漂到洛杉矶海滩的( )
A. 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B. 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C. 日本暖流——赤道逆流一加利福尼亚寒流
D. 日本暖流——千岛寒流——阿拉斯加暖流
29. 下列海区的大洋环流,终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
A. 北太平洋中、高纬度海区 B. 南太平洋热带、副热带海区
C. 北印度洋海区 D. 北大西洋热带、副热带海区
30. 当北印度洋海区洋流与南印度洋海区洋流方向一致时( )
A. 松花江正值结冰期 B. 长江流域易发生洪水
C. 天山冰雪大量融化 D. 广州处于高温季节
读“太平洋的洋流分布略”,回答31—32题
31. 下列关于洋流的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
A. 世界海洋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形成大洋环流
B. 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洋流分布无规律
C. 在副热带地区大陆的东岸,有寒流经过
D. 大陆的东岸均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32. 关于A、B两地附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为沿海地区,A地的降水较少
B. B附近地势较高,常常有地形雨形成
C. 厄尔尼诺现象源自B海区
D. B地没有寒暖流交汇,难以形成渔场
33.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暖流,虚线表示寒流)正确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的是(
)
(1)完成A、D、C三处箭头。
(2)填写图中代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A
B
C
D
E
F
G
。
(3)图中参与海陆间大循环的环节主要是(填字母)
。
人类能施加影响的是环节主要是(填字母)
。
(4)图中水循环量最大的是
对人类最有意义的是
。
(5)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
。
52..读右下图,按要求回答:(10分)
肥 城 一 中 2 0 0 6 级 高 一 地 理 单 元 训 练 题 2006.10.28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B C B B C A C C D D
11—20 D C B C B C D D A A
21—30 D D B D A D A B D A
31—40 A C D A B B C C C C
41—45 D D B A D
二、综合题
46. ⑴ 岩浆岩(1分) 变质岩(1分)
⑵ ① 上升冷却凝固作用(1分)
② 沉积作用(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1分)
③ 变质作用(1分)
④ 重熔再生作用(1分)
⑶ ←—(1分)
⑷ ②(1分) (5)沉积岩(1分)
(6)矿产资源 物质交换 能量传输(3分)
47.(1)东 长江搬运的泥沙在江口附近沉积,不断产生新的陆地
(2)南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口南岸(右岸)冲刷严重
(3)A 位于河流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强,河床深
(4)粘土、粉砂、砂、砾岩 因为颗粒大的先沉积
48.(1)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环太平洋地震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
(2)亚欧 非洲 印度洋
(3)我国处在两在地震带交接地带,东部、南部和西部地震频繁
(4)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撞
(5)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交汇处,地壳运动、火山活动频繁。
49.(1)向斜 岩层中间新两冀老 谷地 山岭 向斜受挤压,岩层较坚硬,不易被侵蚀
(2)不合理 向斜中心岩层向下凹,承压力弱,工程安全性差,稳定性不好。
50.(1)褶皱 背 向
(2)ABD
(3)① ② ② ④
(4)储油构造 储水构造
(5)增大 滑波和泥石流
51.(1)A↑C←D↓
(2) A河湖蒸发 B大气降水 C水汽输送
D海面降水
E海面蒸发 F地表径流 G地下径流
(3)ECBFG F
(4)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
(5)太阳辐射
52.(1)西北内陆区域(1分)
(2)大气降水(1分) 冰川融水(1分)
① 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1分);
② 1、2月气温低于00C,(1分)河流断流(1分)
(3)春季气温上升,蒸发量大,下渗多;农业灌溉用水增加(2分)
(4)河水运动更新快,循环周期短(2分)
53.(1)冬
(2)印度洋 红海 红海 印度洋 两洋的密度不同
(3)东北 洋流及逆时针方向旋转即冬半年 寒冷干燥
(4)顺风 顺水 冬半年受东北风(偏北风)影响
(5)顺风顺水 北印度洋冬半年逆时针方向流动(向西流)
(6)可能 此时地中海沿岸处于温和多雨的季节
(7)逆风逆水 受西风带、密度流的共同影响
54.(1)北大西洋暖流 加那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a c中纬西风 东北信风
(2)东北信风
西风 加那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 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3)纽芬兰
拉布拉多寒流
北海道
55.(1)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2)顺 暖
(3)卑尔根受到北赤道暖流暖流影响 符拉迪沃斯托克受到千岛寒流影响
(4)位于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暖流交汇处,鱼类的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
(5)一方面洋流可以加速污染的净化
另一方面洋流会扩大污染范围,使更大海域遭受石油的污染
国际协作
(6) 西 油膜覆盖海面,海水缺氧,使鱼类窒息;同时,海水污染使鱼中毒
56.(1)A,B。(2)B,(3)副热带高压带;西风带 (4)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