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生物地理 > 高一地理 > 月考试题 > 正文

:2020高一地理第二学期4月份月考试题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6-05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4月份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灌溉可能会导致:  (  )
A.土壤沙化  B.土壤盐碱化  C.土壤pH值减小  D.洪涝灾害
2、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的商业街应在(  )                             
    A.市区边缘高速公路沿线         B.居民住宅区内
C.城市行政中心           D.城市的几何中心
3、可持续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下列言论中蕴含可持续思想的是(  )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C、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下图是某城市的成长模型。据此回答4——5题。
4、在城市成长时不会发生的现象是(  ) ①交通问题得以缓解②通讯和信息变得重要起来③大气污染加重④城市和城市周边地区温差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城市化进程的本质内容是(  ) A.人口向城市集中   
B.城市规模扩大,大量人造景观出现 C.郊区面积扩大   
D.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6、解决城市交通拥挤行之有效的办法是(  )
  A.在市中心区建立大量停车场   B.学校、工厂和机关安排相同的上下班时间
C.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D.控制和减少小汽车数量,禁止大货车入城
7、公路运输的特点是:(  )
A.运输效率高,耗能少,成本低   B.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C.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   D.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
8、下列人类地域联系方式中,属于交通运输业务的是:(  )
①用飞机运送旅客 ②用电视传递信息③用管道输送煤气 ④邮购书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9、下列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实行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    B.发展清洁生产
C.市区营造休闲绿地广场    D.内蒙古大草原发展发菜采集加工业
10、下列关于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诞生之前,自然环境中不存在环境污染。
B.农业文明时期,农业的发展使生物更具多样性,使生态系统更加复杂和稳定。
C.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D.采猎文明时期,群体采集和狩猎引起物种灭绝,严重威胁着人类。
11、现代全球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是   (  )
  A、国外商业活动          B、原料与商品的跨国界贸易
C、借贷资本输出和商品直接输入  D、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12、我国藏北高原上某些不法分子大量偷猎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因此荒芜导致荒漠化   B、水土流失加剧
C、藏羚羊尸体腐烂污染大气   D、生态破坏
13、目前我国重点开发环境无公害技术,实行清洁生产,主要目的是(  )
A、将污染预防控制在生产全过程中
B、主要控制生产产品的污染
C、防止原料、燃料的污染
D、减少产品最终报废处理过程中的污染
14、上海能够成为国内最大的商业中心,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本身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的和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
B.是我国最大港口、水陆、空运交通便利
C.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D.科技、教育事业发达、科技人材集中
15、世界三大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是:(  )
A.纽约、东京、伦敦       B.伦敦、纽约、苏黎世
C.法兰克福、巴黎、香港     D.香港、纽约、东京
2007年北京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广泛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我国新世纪的“四大工程”,即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青藏铁路。据此回答16——19小题:
16、“四大工程”中属于交通运输建设项目的是:(  )
A.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B.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D.西气东输、青藏铁路
17、西藏自治区内河航运不够发达,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西藏境内没有大河        B.河流冰期长,不利于通航
C.河流流速快,不利通航     D.政府对发展内河航运不够重视
18、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充分表明:(  )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B.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克服交通运输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D.社会经济因素有时对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明显
19、下列各组选项中,三种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之间存在着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
   A、寒潮、霜冻、盐碱化         B、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
  C、酸雨、臭氧破坏、杀伤性紫外线透人  D、森林减少、温室效应、海面升高
20、交通运输发生的最基本的条件是(   )�
A.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B.需转移的人或物�C.交通运输网中的线�D.交通运输工具
读各种运输方式优劣评价等级图,完成21——22题。






21、下列运输方式的代号中,最便于人们日常出行的是(   )
A.a       B.b      C.c       D.d
22、下列运输方式的选择中合理的有(   )
A.小麦:从美国运到印度——a     B.鲜花:从荷兰运到日本——c
C.急救药品:从美国运到新加坡——e   D.服装:从中国运到俄罗斯——d
23、有关商业网点区位因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海能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主要原因是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B.自然环境为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C.山区交通闭塞,商品流通困难,商业网点一般要少于平原地区
    D.商品运距对商业中心区位选择的影响程度正逐渐减小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4——25题。
材料一  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组织1997年年会发布的《碧水蓝天一展望2l世纪的中国环境》的研究报告中称:“从1995年到2020年,最大城市的大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
  材料二 2001年7月13日,对亿万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北京申办奥运的一句响亮的口号是“绿色奥运”。
  材料三 根据城市的发展,预计到201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线路约450公里,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线路约900公里,到2050年前,将建成约4500公里共300条的城市轻轨线路。
24、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下列问题中的(   )
①环境污染  ②社会治安差  ③交通拥挤  ④就业困难  ⑤绿地面积少⑥居住条件差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⑥  C. ①③⑤  D.②③④⑤
25、 对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不能呈现“碧水蓝天”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多雨天,少晴天
  B. 沙尘暴使得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大
  C. 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四流
  D. 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排放出的废气(尾气)及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域污染
英国的一家化学公司打算在印度的孟买建一分厂,据此回答26——28题:
26、这一思路反映了:(   )
A.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B.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C.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具有比发达国家更好的自然环境
27、 这种行为最主要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
28、若从孟买环保考虑,较合理的布局是:(   )


A.日本群岛多火山、地震       B.地方病的产生
C.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的良性循环   D.东南部沿海的台风
据下表信息,回答30——31题。
表1  某地区发展变化数据表

年份
项目
1950年
1980年

城市数目(个)
1
3

工业总产值(万元)
12
176 500

城市人口(万人)
12
65

城市人口比重(%)
2.7
38.6
30、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1、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  )                          



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C、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       
D、城区与郊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32、读右图,如果a、b、c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则表示城市化水平最低的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3、关于国际贸易格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要从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原料,因此在世界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B、近年来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占市场比重日趋增加,成为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C、发展中国家主要进口小麦、玉米和畜产品等农牧产品�
D、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单一,其中农牧产品的比重较大,初级产品比重较小。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地形、气候、河流影响,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回答34——35题:
34、图中最易形成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35、下列各点中,与拉萨市兴起的自然条件最吻合是:(  ) A.A    B.B    C.C    D.D
读我国部分城市环境监测周报图,回答36——37题。        36、图中轻微污染和中度污染指数分别为(   )   A.150——250、250——300       B.100——200、200——300   C.150——200、200——250       D.100——150、200——300 3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质量状况优的省会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中有福州和杭州   B.兰州的空气质量状况最差是因为远离海洋   C.位于京广线上的城市中,广州的空气质量状况最好   D.重庆的空气质量状况劣于太原而优于武汉


38、该地区与城市带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
 A、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B、矿产资源丰富C、气候温和湿润   D、河网密集
39、某外商欲在该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企业,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            
①临近原料地 ②靠近市场 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 ④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40、构建节约型社成为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 )
    A.完善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B.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
    C.应用现代科技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资源利用率
D.大力发展传统工业和粗放农业
41、下列因果关系中,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着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B.热带地区,因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没有城市
C.大多数城市要求有适度的降水和适中的气温,所以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边缘地带
D.河运是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河流对城市的选址影响很小
42、下列电信网络的设备中,属于传输设备的是:  (  )
①电报机  ②传真机   ③电话交换机  ④微波收、发信机   ⑤图像终端 ⑥通信卫星  ⑦光缆
  A、①②⑤  B、④⑥⑦  C、③⑤⑥  D、②④⑤
43、关于通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通信是指国家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以传递信息的方式
  B、通信是指邮件在地理位置上的移动过程
  C、邮政通信主要包括寄信、汇款、电报等
  D、电信通信主要包括电话、传真等各种信息服务业
44、关于商业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经济发达的腹地为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
  B、平原的商业网点要少于山区
  C、商业网点必须靠近商品生产地,以提高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
D、人口稀少的地区不宜设置过密的固定商业网点
下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回答45——46题。
地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甲和丁代表的地理现象分别是(  )
  A.寒潮、酸雨              B.酸雨、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酸雨             D.土地荒漠化、寒潮
46、乙类地理现象在广东和四川危害程度较低的原因分别是(  )
A. 纬度和海拔 B.纬度和土壤  C.纬度和地形 D.降水量和地形
47、公路汽车长途客运站,可设在  (  )
  A、市中心  B、近郊  C、远郊  D、市中心边缘
48、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交通环境污染的共同措施是      (  )
  A、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B、绿化美化交通道路
C、严格控制人口       D、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52分。)
1、甲图是台湾岛的等温线分布图,乙图为台湾省城市发展演变图(图中黑点大小表示城市的人口多少)。读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2)据乙图,分析台湾岛上城市分布的规律。并结合甲图提供的信息,分析形成这一规律的主要自然原因。


2、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略图,据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
















(1)京九铁路位于     和       两大铁路干线之间,纵跨  个省市。该线与长江的交点是       (城市),此城市附近有      湖(名称)。该线与陇海铁路线交点是      (城市),该城市位于     省(名称)。
(2)京九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①                                     。
②                                      。
③                                      。
④                                     。
(3)图中A和B两地分别建有我国两个大型钢铁企业,影响两地该工业布局的最主要区位因素分别:A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4)C城市兴起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              ______;
(5)图中甲、乙两个阴影所在地区商业网点的显著差异是                            甲                                     乙                                     ,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6)试分析B港口成为我国最大港的主要区位因素。




3、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1)      图中四种图例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判断:AB表示_________国家的总人口,CD表示______国家的总人口,其中A表示_________国家的_ _____人口,C表示________国家的___  ___人口。
(2) 据图分析,2000年世界总人口中发达国家总人口约______亿,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________。
4、下图表示世界重点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地区图,分析回答:(9分):
                
         







(1)    图中各字母所在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表示      分布地区,   B表示        分布地区,
   C表示      分布地区,   D表示        ­­­­­分布地区,
(2)    E海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该问题目前严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读下列世界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供求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共7分)。










(1)A、B、C三条曲线中,表示世界人口增长的是____________,该图反映了人口增长过快所引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
(2)C曲线自___  _____(时间)开始呈下降的趋势,其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人均可耕地面积变化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现有生产水平计,世界可耕地面积开垦完毕的时间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1——5BACBD    6——10CDDDC  11——15DDAAB   16——20DBBDC
21——25BDACD  26——30BADCB  31——35CCBBD   36——40DCBDD
41——45CBDDC 46——48CDD
二、综合题:
1、(共8分)
(1)    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4分)
(2)分布规律:台湾岛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到西部的平原地区。因为岛的西部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而东部等高线较密集,地形较陡峻,不宜形成城市。(4分)
2、(共20分)
(1)(共4分)京沪; 京广;九江; 鄱阳; 商丘; 河南。
(2)(共4分)①合理布局交通网  ②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  ③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3)(共4分)A是煤铁等资源丰富,且又接近消费市场;B是接近消费市场和便利的水陆交通
(4)(共1分)铁路交通
(5)(共4分)差异:甲地区商业网点数量多,规模较大,分布较密集;乙地区商业网点数量少,规模较小,分布较稀疏。
原因:甲地处平原,人口众多,城镇密集,交通便利,工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商品经济较发达;乙地处山区,人口少,城镇稀疏,交通不便,工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
(6)(共3分) ①上海港地处长江三角洲,处于长江和黄浦江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筑港条件优越; ②其经济腹地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③以上海市为依托,在人、财、物等方面具有港口建设和发展的优势。
3、(每空1分,共8分)
(1)发展中国家; 发达; 发展中国家;农村;发达;城市 (2)15; 1/3 
4、(共9分)
(1)酸雨;光化学烟雾;土地沙漠化;世界森林(热带雨林)的破坏(4分)
(2) E海域为波斯湾,是世界最重要的原油输出海湾;(1分)存在的问题:海域石油污染严重。(1分)原因:①该海域石油运输船舶过多②沿岸石油开采加工企业多,生产和意外事故以及战争造成石油污染;③该海域较封闭,石油污染物不易扩散净化(3分)
5、(每空1分,共计7分)
(1)A;土地资源减少(或资源、环境、发展问题)。 (2)20世纪初期; 非农业用地增加; 土地退化。(3)下降(越来越少)。(4) 21世纪初期。 
2020高一地理第二学期4月份月考试题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2020高一地理第三次月考试题
下一篇: 2020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月考试题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