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生物地理 > 高二地理 > 期中试题 > 正文

:高二地理上期期中考试卷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6-20
:高二地理上期期中考试卷
高二年级文科地理试卷
命题制卷人:刘 杰   审题人:刘 杰
注意:1、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2、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部分)和第II卷(综合题部分),共34道题。
3、请同学们按要求作答,否则记0分;考完后只交第II卷。
第I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有四个选项,有且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第II卷相应的表格内。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右图自然区图完成1—2题。
1、东部季风区划分成a、b、c、d四个自然地区的主要依据是:
A.土壤    
B.水分 
C.热量    
D.植被
2、关于f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灌溉农业区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B.自然景观以荒漠草原及草原为主
C.降水量空间分布严格遵循自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D.河流短小,多季节性河流,无长河
3、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C.新建的重庆直辖市属东部经济地带
D.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4、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比较:
    A.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    B.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
    C.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    D.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
5、下列有关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西部大开发属国土整治范畴   B.区域发展重在开发 
  C.一个国家发展不属于区域发展    D.我国治水的关键是发电和航运
6、GPS卫星星座的工作卫星和在轨备用卫星分别是:          
  A.21颗和3颗          B.22颗和4颗 
C.21颗和4颗           D.24颗和4颗
7、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8—10题。
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9、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C.深耕改土     D.造林种草
10、甘肃西峰南小河沟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针是:
A.保水、保土、保肥              B.防治洪涝、降低地下水位
C.保塬、护坡、固沟              D.开沟引水、扩大灌溉
读右图“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甲、乙、丙、丁四处利用和治理措施,叙述不合理的是:  
A.甲处通常用作耕地 
B.乙处宜开垦梯田种植水稻
C.丙处应大力植树造林  
D.丁处打坝建库
12、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            D.环境恶化
右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13-15题。
13、图中所示各河流: 
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B.上游流量大于下游
C.流量季节变化小 
D.水能资源丰富
14、图中各城镇分布于河流的: 
A.上游      B.中游    
C.冲积扇上部  D.冲积扇中部和边缘
15、该地荒漠化扩展的原因,可能性较小的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樵采    D.水资源利用不当

近年来,三峡库区部分移民迁往上海等地,同时上海白猫洗涤剂厂与万县洗涤剂厂在重庆合资兴办新厂,并安置移民1000多名。据此完成16—20题。
16、关于三峡工程对川江段航道影响的不正确叙述是:
  A.年通过能力成倍增加            B.运输成本成倍降低
  C.航道内急流险滩消失,通航条件明显改善  D.航道里程明显缩短
17、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上海的主要原因是:
A.上海人少地多                       B.上海与重庆环境相似
C.库区环境容量不足                  D.上海急需劳动力
18、上海在重庆办厂,主要是利用当地的: 
A.资源和资金优势              B.廉价劳动力和市场优势
C.优美的环境与人才集中的优势       D.便利的水陆交通优势
19、三峡工程改善了川江航运条件,这有利于减轻:
A.南昆铁路的压力                    B.宝成铁路的压力  
C.湘黔铁路的压力                      D.襄渝铁路的压力
20、对开发性移民的正确叙述是:
A.开发性移民是最好的移民方式,所有因水利工程建设而产生的移民都要走这条路
B.开发性移民就是通过发展经济来安置移民
C.国家不再发放赔偿费给移民,所有移民赔偿资金作为开发资金
D.开发性移民就是国家发放贷款给移民进行国土开发,安置其自身的生活
读下图新疆南部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21~23题。

21、该地区人口成斑块状环形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A.环盆地以维吾尔族人为核心,形成相对集中的居民点
  B.环盆地有大小不等不连续的山前冲积扇平原和绿洲  
  C.环盆地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
  D.盆地周围人类开发历史悠久
22、该地区发展农牧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A.热量不足          B.水源不足
  C.洪涝灾害频繁        D.地质灾害频繁
23、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
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C.往返迁移          D.向两侧迁移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24—25题。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
(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24、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5、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分析黄淮海平原某地A年的气候统计资料(见下表),回答26-30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风力≥8级日数
1.5
1.8
3.8
5.7
3.0
3.0
0.7
0.8
0.8
2.0
1.4
0.6
平均气温(°C)
-3.2
-0.7
6.5
14.0
22.0
27.0
27.5
26.5
20.7
14.5
6.3
-0.7
降水量
3.3
7.5
4.2
20.0
33.0
60.0
101
110
78.0
40.2
26.2
3.5
26、该地区风力≥8级的大风日数平均在3天以上且降水量不是很大的月份主要在: 
A.1,2,3   B.3,4,5  C.6,7,8   D.7,8,9
27、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28、该地A年的气候特征错误的是:
A.春旱多风沙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量较少且集中在七、八月       D.全年高温多雨
29、由表中可以推测A年中国是:                  
A.南涝北旱                B.北涝南旱
C.夏季风势力较弱             D.冬季风势力较强
30、该地A年发展农业的最大不利因素是:              
A.春旱     B.夏涝    C.盐碱     D.风沙



●●●●●●●●●●●●
·······⊙·····⊙················⊙·····⊙··· 装········ 订······· 线···⊙·····⊙···············⊙·····⊙········
年   级

班  次

姓  名

教室序号

座 位 号

●●●●●●●●●●●●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有四个选项,有且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下表相应的表格内,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综合题(共4题,共40分)
31、读中国部分地区沿42N°纬线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在下列植被类型后面填上图中相应的字母:
森林草原地带______草原地带______荒漠草原地带______荒漠地带______
(2)图中自西向东,土地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变大或变小),这主要是由__    __ ___决定的。
(3)A地形区有库母塔格沙漠,该沙漠属于__ ____(原生或次生)沙漠。C地形区荒漠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                                。
(4)D是_________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是       山脉。
32、根据下图所反映的人地关系问题,将下列合适的选项填入相应代码后的横线上。(8分)








(1)人口增加 (2)水土流失 (3)粮食短缺  (4)人均耕地减少
(5)需要更多劳力 (6)植被破坏 (7)燃料需求增加 (8)乱垦荒地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 F.__________  G.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

33、读下图,回答问题。(11分)


某地区气候、地下水埋深与水盐垂直运动示意图

(1)3-6月份,月干燥度过程线、潜水位过程线及积盐(脱盐)线三者之间的关系                              
                               。
(2)7-8月份,潜水水位变化的情况是                ;原因是                               
                                。
(3)8-10月份,地表积盐与干燥度、潜水水位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 ___
_                                。
(4)上述关系对我国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                                。

34、有关专家通过模拟区域气候情景,对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气温与降水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50年间,中国西北地区年均气温升高2.7℃,年均降水量增加25%,大部地区可望逐年湿润起来。结合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北疆和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

1967—1976年
1977—1986年
1987—1996年
北疆年平均降水量(毫米)
187.8
192
229
南疆年平均降水量(毫米)
66.4
73
95

材料二: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主源)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

21世纪60—80年代
21世纪90年代
阿克苏河的平均年径流量(亿立方米)
71.7—73.3
84.42
  材料三:塔里木盆地博斯腾湖的水位和面积变化情况

1986—2000年的水位变化
1986—2000年的面积变化
博斯腾湖的水位和面积的变化
上升了4米多(超过1958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
由880平方公里扩大到
1000多平方公里
(1)  根据上述资料,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上述变化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3)  简要回答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如何防治?


高二地理上期期中考试卷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高二地理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下一篇: 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