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生物地理 > 高二地理 > 期中试题 > 正文

: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6-20
: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
高二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下图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1—2题
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
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
A、93%            B、23%    
C、13%            D、60%
2、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3、下列因素对人口迁移有促进作用的是(   )
①航班增加、电话费降低、高速公路发达 
②迁入异地区,造成夫妻两地分居,子女入学不便 
③迁移者受教育年限长,对环境适应性强
④迁出地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环境质量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三大问题是(   )
A、人口、资源与环境      
B、土地、能源与人口
C、环境、能源与粮食      
D、资源、人口与能源
5、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问题上,经济因素的影响表现为(   )
A、城市中心区对住宅、工业、商业的吸引程度不大
B、住宅区大多位于市中心,因为城市边缘交通不便
C、城市用地的地租,由市中心向四周降低,市中心地租最高的用地往往为商业租用
D、经济因素的作用会随该市经济的发展而减弱
6.据了解,去法国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等地旅游,一般需要提前几个月预定门票,
这说明了(   )
A、市场距离远,旅游经济价值不高
B、旅游地交通通达性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
C、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D、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重视游客的心理需求和对生态群落的关心与尊重
7、广义文化的概念是指(   )
A、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意识形态
B、人类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
C、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D、精神上的东西才称得上文化
8、请外籍教师来校教授外语以提高学生外语水平,这种现象属于文化扩散中
的(   )
A、迁移扩散         
B、扩展扩散 
C、传染扩散        
D、刺激扩散
9、下图两幅农业景观能正确反映下列叙述内容的是(   )







①自然条件的不同,一定造成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
②自然条件的不同往往导致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
③自然条件主要影响文化景观的功能和形态
④精神文化景观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10、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小的关系是(   )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11、下列文化扩散现象,属于迁移扩散的是(   )
①印度僧人与西域僧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带来了印度文化区的宗教信仰
②法显和玄奘等中国僧人不辞劳苦去天竺取经
③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先为上层社会所接受,而后扩散到民间
④三国时,诸葛亮将中原的农耕技术传给西南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又将技术传给了缅甸人,缅甸人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发展了这种农耕技术。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12、读新疆“坎儿井”图,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关于“坎尔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坎尔井是一种精神文化景观
B、坎尔井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指示作用
C、现在的坎尔井具有宗教和旅游等功能
D、坎尔井使用造成当地地下水位上升,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一种物质文化景观
1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三者关系的是(   )



14、2001年我国旅游收入达2995亿元,而“五一”和“十一”等黄金周是该行业的一大亮点,有关旅游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现代旅游的主体越来越趋向大众化
②旅游活动能刺激消费,回笼货币
③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是旅游动机、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
④商业化旅行社的出现标志着旅游活动进入现代旅游阶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清朝画家挥田云诗中写到:“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言,人能言”诗中反映了旅游资源的欣赏要求是(   )
A、领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   
B、抓住景观的特点
C、把握观赏时机       
D、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16、下列旅游线路中既有海岸地貌景观、文化艺术景观,又有沙漠探险旅游的是(   )
A、宝成——成昆线         
B、京哈——京广线   
C、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D、陇海-兰新-南疆线
我国云南某镇位于河边,该河上游水深流急,北有高山,森林茂盛,E为工业区。
读图并回答17-18题。











17、该镇要ABCD四地兴建一个大型的园林公园,你认为选址在何处合适(  )
18、下列有关旅游资源开发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旅游资源距经济发达地越近,开发利用的价值就越高
②现代旅游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旅游资源的质量和特色
③为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应大力扩大旅游活动的规模
④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由旅游环境承载量的能力决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根据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19—20题。
19、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
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
A、11000万     B、110000万
C、500万      D、15000万
20、图中四地(  )
A、乙、丁两地地方时相同    
B、甲、丙两地昼夜长短相同
C、乙、丁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甲、丙两地日出、日落时间相同
21、右图是等高线地形图上过P点
的两幅剖面图,两剖面线垂直
相交于P点,则P点所在的
地形部位是(  )                  
A、山峰     
B、盆地 
C、鞍部     
D、山谷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22—24题
22、地球公转至图11中所示位置时,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极昼极夜的范围呈扩大趋势
B、晨昏线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呈缩小的趋势
C、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并且直射点向北移动
D、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23、黄赤交角增大,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
A、北极圈以北范围增大,南极圈以南范围缩小
B、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范围缩小
C、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D、中纬度地区夏季昼将增长,冬季夜将增长
24、地球从甲处经乙、丙、丁回到甲公转一周(甲、乙、丙、丁之间等距)四段之间
用时最少的是(  )
A、丁—甲段         B、甲—乙段
C、乙—丙段         D、丙—丁段
25、当全球9月1日和9月2日的范围各占一半时,北京时间为(   )
A、9月1日16时      
B、9月1日8时
C、9月2日16时      
D、9月2日8时

我国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在春分日这一天,测得该校操场上旗杆在不同时间的影长,其数据如下表,已知旗杆长为10M,
北京时间(时)
10
11
12
13
14
15
16
旗杆影长(米)
14.2
12.8
11.4
10
11.4
12.8
14.2
26、该地的地理坐标为(  )
A、45°N, 135°E   B、45°N, 105°E C、35°N, 105°E D、30°N, 135°E

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 95.9°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回答27—29题。
27、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
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8、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29、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
①人口老龄化   
②沿海人口密度大
③多河流入海口  
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读华北某地地形图(如右图),①②③④四条
坡面线的坡度比较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①>②    
D、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40分)
31、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粗线表示人口      率,阴影表示人口        率
(2)图中处于人口再生产类型中BC阶段的特点是              
                  。
(3)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在图中的阶段是   (填字母),这一阶段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         。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国长期大力开展的        工作。
32、读“某城市规划图”,该市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回答下列问题。(8分)










  (1)若从A处修建铁路到B处,从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考虑,
应选        线(A—C—B线,还是选A—D—B线)较合理。
请简述你这样选择的依据是什么?(3分)
(2)下列工厂合理布局应在图中①②③④哪一个位置:
A、化工厂        
B、钢铁厂           
C、自来水厂       
D、食品厂          
33、读我国某村镇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8分)

(1)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地区 。
A、东北      B、西南     C、华南       D、东南
(2)据图可知,该地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主要有哪些(至少3个)(3分)
(3)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什么?(4分)
34、读右图“极地投影太阳光照图”(虚线表示极圈和回归线,abc是晨昏线),回答
下列问题:(13分)
(1)该图反映的日期是      前后,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abc是晨昏线,其中晨线为    段。

E

应是   、   、  、   。
(4)此时A、E昼夜长短是A昼长  
小时,E昼长      小时。
(5)再过三个月,B地处在    季节。 
(6) D点在B点的        方向。
(7)广州与北京相比,昼夜长短情况如?
                      。
(8)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高值的范围
是            地区;
35、如右图中,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为3月21日,
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回答:(4分)
(1)OP的经度为      ,
ON的经度为      。
(2)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   日   时。




高二地理答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40分)
31、(1)      ,       
(2)                           
                             
(3)       (填字母),
                    
                    
32、(1)       
依据                            
                                
  (2)A、化工厂            B、钢铁厂           
C、自来水厂           D、食品厂          
33、(1)     
(2)                                (3分)
(3)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什么?(4分)
                                   
                                   
                                   
                                    
34、(1)日期是          ,地理坐标           
(2)晨线为          段。
(3)      、      、       、     
(4)A昼长     小时,E昼长      小时
(5)       季节 
(6)        方向
(7)                                 
(8)                                 
35、(1)OP的经度为       ,ON的经度为      
(2)       日       时






寿宁一中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
高二地理标准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A
C
C
C
A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A
D
D
A
A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D
A
D
B
D
B
C
C

31、(1)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2)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但有波动、计划生育
32.(1)A—D—B线 (2分) 
①A—D—B线不打隧道,减少工程量,施工方便;(2分)
②绕过市区,避免对市区交通的阻隔(影响)。(同时,减少对市区的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2分)  
(2)A-③ , B-④, C-①,  D-②(4分B
33.(1) B(2分)  
  (2) 傣族风情 石林 雪山 湖泊(答对其中一项给1分,共3分)
(3) 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 旅游资源种类多样; 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合理  (3分,其他合理回答亦可给分。)
34、(1)6.22  23°26 N, 45°W
(2)bc
(3)A:15 B:6 D:21 E:12
(4)A:24 E:12
(5)初秋
(6)西北
(7)广州比北京昼要短,夜要长
(8)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35、(1)60°E 180° (2)22 4
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下一篇: 高二地理秋季期中考试试题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