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生物地理 > 高二地理 > 期中试题 > 正文

:2020高二文科下学期期中考地理试卷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7-09
:高二文科下学期期中考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陈秀明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下列海峡图,回答1~3题。
1.一艘远洋货轮从上海港到摩尔曼斯克港需经过以上海峡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位于两大板块之间的是①和④    B.两岸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②和④
 C.四个海峡中沟通两个大洋的是③    D.属于大洲分界线的是①和②
3.有关四个海峡两岸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海峡两岸常年湿润           B.②海峡两岸长冬无夏
 C.③海峡两岸分布着典型的热带季雨林    D.④海峡两岸气候干旱,植被稀少
4.读下左图,假如L1、L2的流向相同,则此时
①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 ②北京昼长夜短 ③夏威夷高压强盛 
④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5.下右图表示的是某海区海洋表面盐度等值线,其数值关系是AA.东澳大利亚暖流    B.西澳大利亚寒流     C.秘鲁寒流     D.日本暖流
读右图(数值自a向d递减),回答6~7题。
6.若图示为等温线,等温线弯曲是受洋流影响的,则该洋流是
A.位于北半球的暖流     B.位于北半球的寒流
C.位于南半球的暖流    D.位于南半球的寒流
7.若图示为某海洋表面盐度分布,海轮行至a、b、c、d四地时,吃水深度最浅的是
A.a    B.b     C.c    D.d
下图所示海域由南向北水温数值逐渐减小,盐度值逐渐增大。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所示海域是
A.北半球低纬度海区     B.南半球低纬度海区
C.北半球高纬度海区     D.南半球高纬度海区
9.若此海域位于太平洋,则
A.乙处的水温高于甲处       B.丙处的盐度高于甲处
C.甲处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    D.甲处有日本暖流经过
读局部海域洋流模式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①②③④四个海域附近的洋流中,既是风海流又能环绕地球流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因降水减少,气候变干,导致农业减产的区域濒临的海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降水减少,气候变干现象波及到的国家可能有
 A.智利     B.中国     C.墨西哥    D.法国
读理想海陆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若M为陆地,图中①、②、③、④的盐度相比
 A.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
14.若M为大洋,图中①、②、③、④的温度相比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


读“拉丁美洲部分地区略图”,完成15~17题。
15.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海域,按海水盐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16.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则不可能出现
 A.P处的海水温度比往年异常升高
 B.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干旱
 C.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涝灾
 D.秘鲁渔场饵料丰富,渔业丰收
17.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科迪勒拉山系的一部分,是世界最长的山脉
B.是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而成的
C.气候、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D.在40°S以南,西侧的降水多于东侧
1991年,我国经批准获得一块7.5万平方千米的国际海底矿区—— C—C海区(见下图)。据此回答18~19题。
18.航行在C—C海区的探测船,受下列哪股洋流影响最大
 A.北太平洋暖流    B.日本暖流
 C.北赤道暖流      D.赤道逆流
19.在C—C海区中,主要可开采
 A.多金属结核    B.煤炭
 C.石油       D.天然气
读右图,完成20~21题。
20.流经图示区域外海的洋流应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日本暖流
 C.秘鲁寒流        D.加那利寒流
21.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化中,Q点(3.0等值线上的最西点)距离大陆最近的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综合分析后,回答22~24题。
2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的三条支流中有一条画错了
 B.图中海拔高度G处为100m,H处为400m
 1月均温
 12℃
 7月均温
 28℃
 >10℃积温
7400℃
降水量
(mm)
3~5月
 460
6~8月
 440
9~11月
 520
12~2月
 160
 全年
 1 580
 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D.该地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
23.图中城区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
 A.199  C.29924.图中地区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为
 A.棉花     B.苹果    C.甘蔗     D.橡胶


25.下图中图甲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沿pq线作地形剖面图不可能是图乙中的


二、非选择题(50分)
26.(5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所示海域应位于__________半球,且正值__________季。
(2)右图中水温分布符合左图中的_______点。
(3)右图说明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l 000 m以下_________。

27.(10分)下图是海洋开发利用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①滨海旅游  ②海洋经济  
③海洋资源开发  ④海洋空间利用
⑤海洋盐业
A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D___________;E__________;
(2)石油和锰结核是重要的海底矿产资源。从形成条件分析,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锰结核主要分布在_________。
(3)结合模式图分析,江苏省合理开发沿海滩涂资源,可重点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途径有___________等。
(5)下列海洋开发活动与可能造成的主要污染相匹配的有(可多项选择)
A.港口建设——废弃物污染     B.沿海电站——核污染
C.海洋运输——石油污染      D.海洋化工——噪声污染

28.(8分)下图为世界某海域等深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乙中做出MN一线的地形剖面图。
(2)写出海底地形名:A_________,B________。
(3)从海底地形分布特点来看,A多分布在大洋的________,B多分布在大洋的_________。
(4)简要分析A、B两类地形的成因有何不同?





29.(8分)读“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回答有关潮汐的问题。
(1)潮汐现象与太阳、月球引潮力有关,实际上太阳引潮力比月球引潮力小,原因是  (  )
 A.月球质量小,太阳质量大
 B.月球密度大,太阳密度小
 C.日地距离远大于月地距离
 D.日月间距离和日地间距离相接近
(2)地球上某地,一天中可观测到海水两次涨落的原因是  (  )
 A.月球自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公转     D.月球公转
(3)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怒潮大作,有“壮观天下无”之誉,试从天文因素、杭州湾的位置和形状、气候因素及钱塘江的水系水文特征等分析钱塘江秋潮壮观的原因。


30.(9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位置处洋流的名称。 A__________。
(2)都柏林和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  柏林的气温为8℃时,圣约翰斯通常在0℃以下,这是  为什么?

(3)在图中适应的位置用“O”表示纽芬兰渔场,并解释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4)1978年3月,“阿摩科·卡迪兹”号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2.95亿吨原油泄入海中,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污染带来什么影响?




31.(10分)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__
(2)山脊线B的走向大致为_________
(3)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__支流。
(4)若想在河流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库,坝高为100米左右,请用“=”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的坝址。
(5)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高二文科下学期期中考地理试卷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