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高考试题 > 语文 > 正文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题(新人教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8-01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题

古代诗词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

石柔①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②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①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摇。②飞球:杨树籽

(1)联系诗意,谈谈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

答:

(2)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选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答:

参考答案:

(1)诗人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抒发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感慨。或: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杨花,抒发了自己辗转仕途的无奈和乡思。(2)在借物(景)抒情、对比烘托、通感上任选一点赏析即可。①诗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将旅愁离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②对此烘托:“来时”与“去日”的对比,更突出了驻留时间的短暂,奔波的辛劳。杨花“一春忙”与我“更飘荡”的对比,更加显得深沉感人。③通感:颜色无轻重,但能在人们心中有轻重感。浓重的颜色会使人感到沉重。而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给人“轻飘飘”的感觉。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觉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飘荡的不能自主的无奈。(或答:此处的“黄”借代杨花。杨花随春风飘荡,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一个“轻”字便可体现出这样的一种感觉。)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燃”字状物写景,妙在何处?

答:

(2)“又”字有何意味?

答:

(3)本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试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1)“燃”字以火的燃烧写花的鲜艳无比,表现春光之美好(重在加点词)。(2)暗指其滞留异乡时间长(或身在异乡已不是一年两年了)。年年因春而生离乡之愁(或思乡而不得归的愁苦)。(3)衬托或反衬或以乐景写哀情先写春光美好,以突出后两句所表达的思归之情。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题(新人教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