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上个世纪50年代,这里是荒原茫茫,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沼泽遍布,野兽出没,百鸟飞翔,人们把这里称为北大荒。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国家组织了10几万部队官兵和50万城市青年来此开发,开垦出3000万亩耕地,每年生产商品粮70亿公斤,因此北大荒被人们称为“北大仓”。从2001年至2010年,这里将由3000万亩耕地和荒地重新变成茫茫林海。而这恰好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在昔日“北大荒”上垦出的3000万亩耕地的面积相吻合。
从“北大荒----北大仓-----北大荒”的实践发展过程,说明北大荒人的价值观是怎样发展的?
(1)材料说明,北大荒人的价值观已经由原来的经济价值观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价值观。
(2)北大荒人的价值观作为一种认识,是随着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50年代,我国农业落后,为解决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开发北大荒;80年代以后,我国农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又把北大仓变为北大荒。(3)北大荒人的价值观作为一种认识,又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实践中,他们认识到不能单纯追求经济价值,而应当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附近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