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历史 > 高二上册 > 期中试题 > 正文

:河北唐山十一中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5-15
: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的主张出自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佛教

2. 《资治通鉴》指出:“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这体现了

A. 无为而治的思想

B. 外儒内法的观念

C. 尚贤非命的主张

D. 天人感应的学说

3. 唐朝延续秦汉时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的思想。认为自然灾害的发生与人的作恶有关,因此在灾害发生后,皇帝必须修行政德,回应天谴。这反映了

A. “黄老之学”根深叶

B. “天人感应”思想制约皇权

C. “敬天保民”思想出

D. 秦、汉、唐治国理念一脉相承

4. 王阳明在其著作中写道:“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范

B. 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

C. 忽视了人的主观感受

D. 具有思想启蒙的时代价值

5. 清朝初期的思想家唐甄认为,宋明以来的学术文化风气是“守诗书之恒训,为无实之美言”。宋明理学家们所谓的“通经”,绝不是“于《易》观阴阳,于《书》观治法,于《诗》观美恶,于《春秋》观邪正,于《礼》观言行”。由此可知,唐甄思想的特征是

A. “厚古薄今” B. “崇本抑末”

C. “经世致用  D. “以民为本”

河北唐山十一中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