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均不得分。)
1.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明代表性青铜祭祀用品,四羊造型寓意善良知礼,外柔内刚。这反映了当时
A. 青铜铸造水平领先世界
B. 家畜养殖丰富经济生活
C. 礼制文化占有重要地位
D. 王权与神权统治相结台
2.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基葬被选人201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图是基中发据出的两枚印章。除此之外,该基还出土了数量惊人和做工精美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大量竹简,木牌。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从图上文物字体可见篆体应是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
B. 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应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
C. 从墓葬的规格可推知当时诸侯国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D. 该墓葬的竹筒木牍有可能记载着儒家和道教的思想精髓
3.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4.据记载:明朝“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俱以司礼监秉笔生杀予夺,为所欲为。遂致阿柄下移,干纲不振。”同时,明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 皇帝的权力日趋衰落
C. 内阁议政功能完全丧失D. 宦官掌控票拟批红权
5.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