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历史 > 高三上册 > 月考试题 > 正文

:安徽省合肥九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6-06
:合肥九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出题人:张桦 审卷人:姚昌丰 殷军
一 本项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幽王当政时,为博宠妃褒姒一笑,竟在没有敌寇的情况下,命令城防举烽火。结果,诸侯以为自己的天子遇到了大敌,纷纷率兵救难勤王。即使到了春秋中叶,还出现过“诸侯城周”的勤王举动。这反映了分封制使
A.周王拥有绝对权力 B.周朝有效控制边疆 C.宗法等级秩序森严 D.权力中心意识明确
2.战国时期,有儒者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韩非子认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儒法思想具有互通性 B.实现国强民富成为士人共识
C.法家更顺应时代潮流 D.儒家强调统治者应为政以德
3.下表为儒法两大传统吏治观。据此可知
儒家吏治观
法家吏治观
贤者居位:德治
强者为王:刑治
从道不从君
君主至上
“出于公心”的荐贤制
形式主义的考试制
“内举不避亲”
厉行回避制
主信臣忠
以私制私,设事防事
A.两者基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 B.儒家吏治在于维护民权
C.两者奉行相近似的选官标准 D.法家吏治优于儒家吏治
4.魏晋时期,张季鹰做出“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的人生抉择,钟嵘提出“诗缘情”的思想,认为诗歌的意义不在于“言志”层面的讽喻教化,而是“陶性灵,发幽思”;陶渊明自言“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魏晋文人的这些言论
A.体现了道家逍遥自得的思想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推动了赋体文学形成与发展 D.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5.唐朝的十五位监察御史,“以第一人察吏部、礼部,
安徽省合肥九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