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语文 > 高二下册 > 期中试题 > 正文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12-24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强调教育教学功能,将书院视作学校,这是宋代书院的一个特点,而其结果就是书院与科举相结合。它是历史的选择,对书院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自从选士的科举和养士的学校扯到一起后,学校沦为科举的附庸就成了令人头痛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北宋中后期三兴官学就做出了将二者剥离的努力,但积重难返。
南宋理学家们也曾有过对官学进行改革的尝试,失败之后,他们弃置官学,转而致力于官方书院的建设。具体的做法仍然是从批判科举入手。张栻在《重修岳麓书院记》中,指出刘珙建设的目的是“岂特使子群居佚谭,但为决科利禄计乎?抑岂使子习为言语文辞之エ而已乎?盖欲成就人オ,以传斯道而济斯民也”。可见岳麓书院并不反对科举,但反对仅仅为了科举。这种态度比较现实,意在科举之外另辟新径,以达到书院的教育目标。
白鹿洞书院的做法更为灵活,朱熹发布《招举人入书院状》,为即将奔赴临安参加省试的举人办起了培训班。此举意在利用集训的机会,以理学家讲学修身的一套来修正世俗的科举观念。其用心仍然是在以书院来匡正迷失方向的官学教育
等到淳熙十四年(1187)朱熹为石鼓书院作记时,他总结历史,观照现实,提出在地方官学之外,另立门户,创建官办书院,“以俟四方之士有志于学,而不屑于课试之业者居之”。也就是说,在理学家们看来,官方书院和州县官学同属于国家教育系统,而书院被定位在补充匡救州县官学不足的坐标上。这与替代官学的北宋初年完全不同,理学家们这时追求的目标是,让官方书院主要作为修正官学沉迷科举的弊端而存在。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