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原创】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居住证制度为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个过渡,通过不断剥(bō)离户籍制度承载(zài)的福利,最终拆除户籍制度蕃篱,还原户籍制度的基本功能。
B.网络社会中,一个小事件容易在论坛中被围观,被热炒,以致不断发酵(jiào),上升为论坛主题帖(tiě),并被更多的论坛转载,成为网络社会的一时热点。
C.柔和不是丧失原则,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守,一种不曾剑拔弩(nú)张、依旧扼守尊严的艺术。柔和是虚怀若谷的谦逊(sùn)和冷暖相宜的交流。
D.世事纷扰,人生坎坷。在这纷烦芜(wú)杂的现实中,独处让人摈(bìn)弃各种陈规陋习,让心灵从尘嚣转向淡泊,它让思想在天空里自由翱翔,让智慧在跋涉中得到提升。
【命题意图】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常用规范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平时容易误读的字和对读音相同的错别字的辨识。近几年高考对字形的考查都置于具体的语境中,语料贴近现实、贴近时代。预估难度系数0。7。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这是一个真理容易动摇的时代,【甲】“一毕业就失业”“科研穷三代,读博毁一生”等令人沮丧的说法让好几代人为之坚守的“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在短时间内分崩离析。那么谁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呢?
【乙】我最近看了一部名为《读书致贫》的影片(“为什么贫穷”系列公益纪录片最后一集),其旨趣在于唤起人们对贫困问题的关注,纪录片提到,在一些情况下,教育不但无法助人脱贫,甚至使人更贫困了。穷人成了教育产业捕食的猎物。片中一个私立学院的“讲师”说,他们一般只挑偏远、消息闭塞的地方宣讲招生,因为那里的学生寡闻少见,根本没办法识破其中的玄机,同样天资的学生,由于家庭不同就注定了在将来的求学道路上,【丙】会比其他人更为艰难——他们需要更好的成绩才能进入同样层次的大学;假如他们成绩一般,则可能要支付更高的学费,以进入那些教育水准非常可疑的学校。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分崩离析 B.甚至 C.寡闻少见 D.玄机
【命题意图】考查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本题是从2017年开始的高考新题型,语料选自名家散文。本题4个选项对考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却很容易出错,关键是考生要仔细判断,熟谙实词、虚词、成语意思。预估难度系数0。65。
3、文中画线句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