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生物教案 > 高三 > 正文

:高三生物复习学案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小专题一 种群和群落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10-05
: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小专题一 种群和群落

核心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一:种群特征间的关系

1.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2.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首先依据的应该是年龄组成情况,其次是性别比例,由此推导预测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从而确定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具体图示如下:

特别提示:(1)种群密度是种群的基本特征。

(2)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依据种群的年龄组成推测出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确定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

【例1】 (2009·山东理综)如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解析] 本题通过数学曲线图的形式反映了种群密度和存活率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具备能够从图示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依据曲线b,种群密度中等时存活率最大,故B正确;曲线a说明种群密度越大存活率越低,故a曲线代表的是大型动物,在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时,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故A.C正确;种群密度越大,种群个体间竞争越强烈,故而图中d点不是竞争最剧烈的点 。

[答案] D

【互动探究1】 下列现象主要体现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大小的是

A.农业生产中,常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减少害虫的危害

B.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的性别比例,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

C.为了维持海洋鱼类的种群密度,不捕获年龄较小的鱼

D.我国某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外来人口剧增,造成一定的社会压力

[解析] A选项体现了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大小;B选项体现了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大小的影响;C选项体现了年龄组成对种群密度大小的影响;D选项体现了迁入率对种群密度大小的影响。

[答案] A

考点整合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高三生物复习学案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小专题一 种群和群落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