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登飞来峰》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黄山上的飞来山吗?(出示图画)……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山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们来看王安石是怎么看的?
朗读 教师范读 教师范读
全体学生齐读并背诵。
品味全诗 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点拨要点:
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本诗是一首哲理诗,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
点拨:①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②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